第一百四十章 玻璃工坊

作者:样样稀松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得练得差不多再出去呀!人马一动,粮草物资的消耗不小。

郭大靖轻轻摇了摇头,他其实已经安排好了,把骑兵队拉到旅顺去训练。

李维鸾也在按郭大靖的办法训练骑兵,刚来了书信,盛情邀请广鹿岛的骑兵队前去切蹉交流呢。

打发走了几个急着练兵的家伙,郭大靖才对留下的人安排工作。

说起来,军队的训练重要,可广鹿岛的运作经营,就更是基础。没钱,没粮,啥也干不了。

而相比刘兴祚的按部就搬,郭大靖的经营手段就更有创见,更有章法,也更加科学有效。

种植养殖、晒盐、捕捞和养殖海产、工坊的细划和分工协作、制硝,包括分包到户的鞋袜手套等等,郭大靖都一一听取汇报,并做出调整和安排。

起色和改变是肯定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当然,郭大靖的钱也是越花越少。

光出不进,哪里是长久之计?等到山穷水尽,倒还不如维持原样儿,不提高待遇呢!

有好处,自然人人称善,就跟涨工资似的。可要下调待遇,准保是怨言满腹,沸反盈天。

所以,赚钱才是郭大靖的重点工作,保证军队的装备、伙食、训练能够正常,保证百姓的生活至少不虞饥饿之苦。

说到领兵打仗,有很多将领军官都能胜任。可要说到赚钱,赚大钱,这个时代应该还没有比郭大靖更厉害的。

不是那种以雄厚的资本为后盾,而是创新发明,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暴利。

依靠自带的空间,去偷算是个办法,但也不是郭大靖的首选。

把所有的工作都安排好,郭大靖又去工坊巡视了一圈,才来到一处偏僻的所在。这里有房屋院落前,院墙是土坯所垒,只有一座大门,竟有士兵在站岗保护。

“见过大人。”士兵躬身施礼,回应的是郭大靖的颌首微笑。

“蒋小贵,又是你值班呀!”郭大靖笑着说道:“你老娘的病好些了吗?”

蒋小贵现出感激之色,躬身道:“回大人,那个姚大夫的药不错。再加上天气暖和了,俺娘的气喘病已经好多了。”

老姚头儿根据特长,已经成了岛上的一个郎中。大病治不了,小病能对付,也就那么个水平。

可古代的医疗水平,也没法让医生有太高的医术,老百姓也很宽容。治好是郎中的功劳,治不好那就是命,哪有什么医闹。

“那就好。”郭大靖也不多说,拍了蒋小贵的胳臂一下,带着两名亲兵迈步进了大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