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盛走进屋,施礼已毕,在毛文龙的示意下落座。
毛文龙在写着奏疏,报告皇太极要亲征察哈尔,抢夺传国玉玺,借此铺平他称帝的道路。
皇太极欲称帝的情报在天启帝未死时,便已经传到京师,引起了朝堂上的震动。
现在换了新帝,再加把火,使朝廷更重视建虏,并为东江镇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就目前的各部明军,明眼人都能看出,辽西明军虽然装备好、待遇好,可却不敢与建虏野战,只能依据坚城防御。
只不过,这些明眼人中有没有崇祯,却是不敢确定。
还有朝堂上的文官集团,能看出来,却不说,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什么宁远大捷、宁捷大捷去吹捧辽西明军。
可不管怎样,毛文龙也要借此机会展示东江军的牵制作用。
皇太极不是亲征察哈尔部吗,东江军占据金州,正好有充分的理由。
不仅仅是收复失地,也不光是夺取土地以解决粮食问题,还有牵制建虏的重大作用。而这,恐怕才是朝廷在意的。
奏疏写完,毛文龙才收起笔,抬头看着陈继盛,微笑着说道:“本帅上奏朝廷,皇太极要抢传国玉玺。你说,朝廷会有何反应?”
陈继盛沉吟了一下,说道:“应该会援助虎墩兔吧。毕竟,两家是在共抗建虏。”
毛文龙不敢确定,实在是对新皇帝的脾气禀性、思维方式不够了解,也只是随口一问。
陈继盛拱手道:“本部这边能尽快出动的人马在一万五千左右,不知大帅是否全部带上?如果再等些时日,兵力会更多。”
毛文龙沉吟了一下,说道:“全部出动吧,此战关系匪小,影响到东江镇的发展和存亡。一万五千人马,已经足以收复金州。”
新皇帝不够太了解,但冷血无情却已经表现出来。
粮饷断绝到现在,如果没有郭大靖的筹措,没有孙国桢的帮助,东江镇恐怕已经象历史上那样饿殍遍地,一片凄惨了。
本部一万五千,诸岛联军一万两千,加在一起是两万七,已经是东江镇全部额兵的三分之二。
现在还值冬季,皮岛、云从也要防备建虏蹈冰来袭。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却不可不防。
陈继盛点了点头,说道:“建虏便是两旗来攻,如此兵力也能够抵挡了。”
与郭大靖的分析判断差不多,毛文龙和陈继盛也认为建虏最多就能出动两旗兵力,甚至是一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