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毛文龙坐镇旅顺

作者:样样稀松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至于红咀堡、归服堡这条绕远迂回的逃路,毛文龙根本不作考虑,也看出他不太想把建虏逼到绝路,拼个鱼死网破。

东江军总兵力为两万六千,建虏若出动两旗,就是一万五六千。在人数上,毛文龙认为并不占绝对优势。

按照之前作战的兵力对比,即便是有旅顺堡这样的坚固要塞,毛文龙也没有全歼建虏的打算。

当然,毛文龙和众将都没见识过红夷大炮和重火枪的威力。对于郭大靖抄袭截击的精心准备,也缺乏足够的信心。

郭大靖和李维鸾不经意地对视了一眼,都微微点头,表示不提异议,听从毛文龙的安排。

稳妥有稳妥的好处,那就是损失较小,后力较足。

毛文龙担心的是皇太极征讨完蒙古诸部,可能会再起大兵,进犯金州。这也有道理,连郭大靖也不敢保证不会发生。

至于抄袭的兵力增加到九千,也是从毛文龙的角度出发,很正常的思维。

野战阻击,自然不比旅顺堡这样的坚固要塞。临时构筑的工事,能发挥多大作用,毛文龙心中并没有底。

而不在黄金山、老铁山驻兵,免得力量分散,遭到攻击而损失。同时,也让建虏能够集中精力来啃旅顺堡,充分发挥要塞火力强大的作用。

理解了毛文龙的思维,郭大靖等将领也就表示赞同,把痛歼建虏的野心收回了一些。

其实,多保存有生力量,与建虏长期周旋下去,是毛文龙从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上,作出的战略性布署。

尽快击退来犯建虏,把三道防线布置完整,金州的安全才有更大的保障。

“既然没有异议,那就分派部队。”毛文龙坐下来喝了口茶水,笑着说道:“大靖那边的抄袭部队,还差五千,你们谁愿意随他作战?”

随郭大靖作战,意味着屈居其下,听其指挥。这从职衔上,并没有什么障碍。只不过,谁都知道,抄袭后路截击建虏,比在旅顺堡防御要危险。

张攀笑了笑,拱手道:“若郭将军不弃,末将愿率本部人马听从郭将军号令。”

郭大靖稍显惊诧,没想到张攀是第一个请缨的。按照正常的心理,这种下级变上级的尴尬,最后还是尽量回避。

但他很快便露出真诚的笑容,拱手道:“张将军能来相助,郭某感谢之至。”

大小长山都司俞亮泰,石城岛都司仇震泰,也都主动请缨,愿意归属在郭大靖麾下,抄袭截击建虏。

郭大靖诚挚地连连感谢,对此倒也不算太过意外。

这几个岛屿都是与广鹿岛邻近的,受到郭大靖的帮助也最多。而且,在制定收复金州的计划时,与这些将领都有过商议,都得到过支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