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虏的总兵力,也就是披甲的战士,老奴在世时也就六万左右。
经过了攻朝作战、宁锦之战、第一次征伐察哈尔、攻打旅顺,再加上东江军的几次战斗,差不多损失了将近一万。
人口的自然增长,再加上从野人女真各部掠夺,建虏在这段时间内能够得到的补充,顶多也就三千。
也就是说,建虏不进行动员的话,总兵力已经降到了五万四五千。
东江镇的发展壮大,已经对建虏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皇太极就是要绕道入关,也要留下足够的人马防范老巢被袭。
留多少,三万,应该足以抵挡东江镇的进攻。两万的话,恐怕守卫不了那么宽广的地盘,总会被东江军找到漏洞。
这样算下来,皇太极能用于抄掠中原的人马,加上附庸的蒙古人,应该也不足四万。
或许历史上的己巳之变就是这样,四万人马入寇京畿,号称十万。
如果真是十万大军,战事不应该打成那个样子,京城保卫战应该更加激烈。所谓的关宁铁骑,不全军覆没,也会被打残。
而随着郭大靖记忆中的讯息被大脑不断检索出来,他对自己的这个推断也是越来越能够确定。
比如皇太极率兵攻下遵化后,为了确保这个退出长城的咽喉要道,留下范文程守城,可兵力却只有八百。
应该说,范文程留守,皇太极已经是足够重视遵化城。但只留下这点兵,只能说明总兵力恐怕连四万都不到。
郭大靖放缓了马速,在夜色的星月之下,重新捋顺着,清晰着自己的思路。
棋胜不顾家,皇太极不可能犯这个错误。
辽沈是建虏的统治中心,有那么多的满人家眷,沈阳更有老奴的坟墓,绝不容有失。否则,他这个汗王也不用做了。
所以,他一定会留下足够的兵力,确保老巢无虞。这样的话,绕道入关的人马不会太多,万一遭到挫败,对后金也不至于是毁灭性的打击。
四万好象都高估了,三万嘛,可能性倒是越来越大。
郭大靖突然激动地甩了下马鞭,战马会错了意,向前急跑了几步,才又降下了速度。
总以为自己占着先机,知晓历史发展的轨迹,却没想到,还需要剥茧抽丝,才能发现其中的谬误,或是讹传,找到其中隐藏的真相。
“并信从前史不真。”郭大靖仿佛找到了闪闪发光的金矿,精神振奋,不由得发出了畅快笑声。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