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崇祯的辽东攻略

作者:样样稀松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王承恩的委婉解释,让崇祯稍微安了心,抛开急躁的情绪,坐回到御椅中。

崇祯沉思半晌,缓缓说道:“市井传言,袁崇焕为了与建奴议和,阴谋杀害毛文龙。而且,他还与内阁官员私下通信,得到了某些人的支持。”

王承恩躬身道:“皇爷,市井传言有多个说法,皆是痛恨袁崇焕。若是想证明真假,也不难,传话给镇抚司审讯便是。”

“无风不起浪。”崇祯沉声道:“去告诉镇抚司刘侨,就此事审讯袁崇焕。”

“奴婢这就派人去。”王承恩躬身退到殿外,叫过宫人去镇抚司传万岁口谕。

崇祯并不是想为毛文龙要个说法,而是最想揪出哪个阁臣敢私自结交外臣。在他看来,袁崇焕能够欺瞒自己,是朝中有人支持,为他说话粉饰。

而历朝历代的皇帝,最不能容忍的便是官员结党。袁崇焕事发,与其关系较密切的,都已经被崇祯划到逆党之中。

不仅是要清洗逆党,崇祯还要把袁崇焕上任后搞出来政策措施,全部作废。没有新的举措,基本上是恢复原样儿。

比如重设登莱巡抚,粮饷由津运,山东也要承担一部分。

王廷试已被归为袁崇焕一党,登莱道的官职说罢就罢。但由谁来担任登莱巡抚,以及辽东巡抚的人选,还是很让崇祯费脑筋。

由于关宁军的拉胯表现,崇祯把平辽灭虏的希望都转到了东江镇身上。正因为关宁锦重要性的下降,在辽东设置督师或经略,就已经不合时宜。

在明朝的官制中,督师、经略虽然比巡抚层级高,可是并非巡抚的上级,真正主导地方军务的往往是巡抚。

但吊诡的是,不管你是什么官职,朝中有人是最重要的。

比如辽东巡抚王化贞,得到了兵部尚书张鸣鹤和首辅叶向高的支持,就可以压制经略熊廷弼。

而孙承宗第一次出任蓟辽督师时,辽东巡抚阎鸣泰就是个摆设,直接就被挤到了觉华岛上,当起了后勤官。

督师、经略、巡抚手下的将领军官,同样也是互不统属。

督师、经略手中的尚方宝剑,奈何不了巡抚手下的总兵;但直属于督师、经略的总兵,犯事儿后便可以先斩后奏。

历史上,袁崇焕就是占着这个优势。请罢登莱巡抚后,直管东江镇,毛文龙也要算是他的手下。

只不过,毛文龙不是一般的总兵,是持有尚方宝剑的一方镇将。袁崇焕没有请旨,也是擅杀。

崇祯不设辽东督师或经略,就意味着辽镇和东江镇的不相统属。辽镇有辽东巡抚,登莱巡抚则是东江镇的顶头上司,尽管只是名义上的。

尽管对关宁军很是失望,但崇祯还是希望能够逐渐改变,转而控制在朝廷手中。这样,朝廷好歹有一支武力可以依靠,而不是东江军一家独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