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说出来,不少宝友也纷纷跟上。
他们也在好奇这个问题。
铜币就是用铜铸造的,这真币和假币都是一样的,造假币还有什么意义。
“天真!”
唐奇胜叹气道。
“古人为了造假,想到的手段可不比你们少。”
“铜币都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了别的金属铸造的,重量根据含铜量会有区别。”
“《清实录》记载,顺治初年所定的钱质成分比列为铜七铅三,每枚铜币重一钱二分。”
“但是铜用量少,铜钱的价值就会高于铜,不法之人就会用铜私铸造铜币。”
“顺治十四年,私铸铜币现象严重,铜币的重量又调整为一钱四分。”
“这时候,铸币的铜就比铜币的价值还高了,私铸铜钱的人没了,又有了另一群人。”
“他们开始融化铜币来卖铜块。”
“此后这种钱贵铸币,钱便宜就铸铜的方式持续了近百年。”
“一直到乾隆五年,终于通过改变铜钱的材质,让铜钱无法进行二次铸造,才算是减少了大规模的铸币的事情。”
“这也就有了现在宁大师手里这种铜钱。”
“在单个的重量上减轻一些,不用戥子称量根本发现不了。”
“可是古代谁都不可能用戥子去称铜钱,这种方法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用原来的八百铜钱铸造出一千枚铜钱。”
“里外折算下来净赚两百文铜钱,虽然看似不多,可是产量上去,长久看下来绝对不是小事。”
众人听完解释,纷纷感慨这手段真的厉害。
居然还能这么双向操作,也是服气。
看向屏幕更明白宁帆的恐怖,用手掂量着就能发现这是清代的假币,太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