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友出自南宋,指的是专门为宫廷烧制的瓷器,而且历史上也只有南宋才这么叫。”
“此后都没有官窑的说法,只是有官窑的存在。”
“而且,细说起来,官窑里面又分为御窑和官窑,前者更加精美,并且属于皇家御用,后者则是供文武百官使用。”
“品相不如御窑,也比民窑更好些。”
“他们手上的那个鼻烟壶,要是真的是唐英督造的,那就是他刚才说的,御窑的东西。”
“要是真的,这个价值,才是对的。”
“可惜,一个仿货,卖不上什么价格。”
“就算是唐英的试制品,也不可能在边上落款一个唐字,而是有题字款。”
宁帆说完,从自己买的东西里面捡出一只小碗。
“这个才是正经的唐瓷。”
说话间翻过面,露出边上一首诗词,书法飘逸,几乎难以辨识,唯独诗词末尾留下落款。
“唐英。”
众人看着画面全都不理解起来。
“宁大师,是不是搞错了什么?这瓷器,新的有点过分了吧?”
倒不是众人有疑问,而是这碗的确新的过分了。
一般新烧制的瓷器上面才会有贼光,而烧制时间比较久的瓷器就会变得比较温润,没有那种乍亮的表现。
可是眼前这个瓷器,分明连贼光都没有散干净。
说是新烧出来的都有人信,还是拿出来不到一个月的东西。
宝友们的疑问宁帆看的清清楚楚,淡淡道。
“这东西是老的,不过他们处理的手段太新了。”
“抛光法,听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