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长从抽屉里拿出一叠的单子,他也无奈至极。
“你看你看,广州的老板欠我五万块钱,还有这个,长沙的老板欠我两万块钱,还有这个成都的老板欠我八万块钱啊。我真的没有钱了,你们有本事,你们自己去要去啊。”
客串扮演这个场长的是和林洪几次合作的师兄宋文,他对于这个角色的处理比原版的要好上不止一筹。
尤其是场长的妆容不再是原版的衣着笔挺光鲜亮丽,而是穿着灰色旧夹克,满脸胡茬,眼神涣散满面的倦容,再加上一边抽烟一边嘶哑着嗓子,这才是一个快要倒闭的私企小老板合理的服化形象。
这年头,农民工不容易,那其他人就容易了吗?
第二个场景镜头结束,有细心的观众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里大家好像都没笑。
是不好笑吗?的确,这个场景里没什么好笑的台词和表演。
但却异常真实。
不过影评人们却不这么认为,喜剧片里让观众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差异化比较。
第一个场景中李成功被塑造成一个商业精英人士,这第二个场景里的牛耿则是被生活所迫的质朴农民工,这两者注定是拿来作比较的,而比较就能出现差异化从而形成笑料。
牛耿和几名工友坐在牛圈的草垛上,几人中竟然是牛耿识字最多,然而。
“啥到西虹市,啥代表啥,贾啥。啥啥啥?写的这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