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第一个进来的金苗同学,他本科就是京都大学,曾经在我们科室实习过。”
“你难道比他更了解我?”
陆晨微微笑了笑,坐直了身子,丝毫不示弱地和眼前的大佬对视。
“杨老师,我仔细研读过您近些年的发表的论文和主持的各大基金项目。”
“在胸痛中心建设、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体系、脑卒中等领域,您无愧为我国的先驱者之一。”
“其中,您最近在《journalofcardiovascrmaicresonance》发表的这篇《coronaryatherosclerosist1-weighedcharacterizationwithintegratedanatomicalreference》,对易损粥样硬化斑块进行离体、在体评估,明确了catch序列对斑块内出血的诊断效能……”
“另外一篇论文……”
“还有一篇……”
杨峰眼神先是赞赏,然后是欣慰,最后随着陆晨的话,变得有一丝丝的震惊。
这孩子是真的研究过他啊!
还是比较深入的研究!
他发表的这么多论文,很多只是作为通讯作者给出一个大的方向,但是具体的论文写作都是由手底下的学生完成的。
所以他自己的某些文章,他甚至都没有陆晨了解的清楚。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并不排除是其他专业人士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准备,他过来背书就行了。
沉默了半晌,杨峰继续道。
“你刚才谈论到的第一篇论文,你觉得整个实验有什么局限性吗?”
局限性,说简单点儿,就是缺点和不足。
说一篇文章的优点,或许可以很笼统的来谈,比如说选题新颖、论述详实等等。
即便是没认真看,或许都能乱扯出一点儿。
但是要说到缺点,如果没有自己深入的研究,是很难说出点儿干货!
陆晨听完杨峰的提问,沉默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