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糜家渡

作者:酒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紧追不舍的契丹骑兵,虽然冲着韩青破口大骂。却没功夫停下来治他的罪,也快速从距离他二十丈远的官道上急冲而过。

“韩公子,怎么办?”侍卫伙长,镇戎军老兵金晓辰吓得脸色大变,策马冲到韩青身边,低声请示。

”别管他们。你先去渡口那边,看看有没有辽军设卡拦阻过往行人。”韩青将目光从越来越远的逃命者身上收回,不慌不忙地吩咐。

刚才虽然只是匆匆几瞥,他却已经看清楚了那逃命者的面貌。

浓眉、大眼、前额宽阔,古铜色的脸上带着高寒地区特有的红晕。(注:冻晕,在缺乏化妆品时期,长期在内蒙古地区生活的人,脸上都很明显。)

拥有这种相貌的人,是大宋细作的可能性极低。所以,韩青并不认为,自己有援救此人的必要。

而追杀逃命者的契丹骑兵,却来自糜家渡方向。他就无法不怀疑,那边有辽国人临时设下的关卡存在。

“是!”老兵金晓辰见韩青表现得镇定自若,心中的紧张感顿时消失了不少。果断答应一声,策马奔向了糜家渡。

继续停在官道附近等消息,就太容易遭受池鱼之殃了。因此,韩青带着窦蓉和其他七名侍卫,又向远走了百余步,找了一排分界树,先躲藏起来。随即,跳下马鞍,用手捧着喂盐巴和黑豆,给坐骑补充体力。

不多时,老兵金晓辰也匆匆这回,循着大伙留下的标记找了过来。才一跳下坐骑,就气喘吁吁地向韩青汇报,“公子,不好了,辽兵把糜家渡给堵了,不准任何船只停靠,也不准任何人过河。说是要抓刺杀南院枢密副使赵为城的凶手。”

“谁如此胆大?那南院枢密使赵为城,又是在哪里遇的刺?”没想到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其他人潜入辽军身后刺杀辽国重臣,韩青心中立刻对此人涌起了几分兴趣。

“韩公子恕罪,在下只探听到了一个大概!”既然扮做了家丁,金晓辰就不能再叫韩青的官称,苦着脸,低声补充,“听过不了河的百姓私下里嘀咕,刺客应该是受驸马都尉刘三蝦指使。而那位遇刺的南院枢密副使赵为城,应该跟辽国拔哥公主有一点不清不楚。刘、赵两个的父辈,都是辽国的汉官,彼此从小就互相看不上……”

他精明强干,虽然自谦说只打听到了一个大概。却用短短十几句话,就将事情的大致脉络,整个呈现在了韩青面前。

原来,驸马都尉刘三嘏和遇刺的南院枢密使赵为城,都出自辽国赫赫有名的汉奸世家。

前者的父亲刘慎行,乃是大辽礼部尚书,北府宰相。而后者的曾祖父,则是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麾下的得力干将赵思温。

赵家在辽国资格,比刘家老,所以赵氏子侄,对刘家子侄近些年快速崛起,就非常不满。经常无缘无故对后者进行打压。

但辽国现任皇帝耶律隆绪喜欢写诗,兴起之时,能连作十余首。赵家儿孙都是擅长骑射,无人能够跟耶律隆绪唱和。刘家儿孙,却非但擅长诗词歌赋,更擅长“屎里挑金”!

所以耶律隆绪,对刘家儿孙越看越顺眼,就将三女儿耶律下嫁给了多次写诗跟自己唱和的刘三蝦。

刘三蝦长得好看,又书卷气十足,放在中原,肯定能让大多数女子青睐有加。

然而,大辽公主耶律拔哥,却只喜欢弓马娴熟,胡子拉碴的赳赳武夫。

偏偏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御驾亲征,需要有人拍马屁,把刘三蝦调到身边做了伴读学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