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文斗现场

作者:云里雾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当然老黄和阿祖功不可没。

历朝历代的读书人,在朱英前身所在的后世,评价都是褒贬不一,孔家店的骂名都还能引起共鸣。

但洪武朝时期的读书人,是神州历史上少见的铁骨铮铮,心存浩然正气的。

其实纵观历史,盛世繁华下,除却李太白,在家国危难之际能心系天下的读书人,其风骨都是令人折服的。

前有安史之乱下的颜真卿,柳公权,再到神州陆沉时的辛弃疾,文天祥。

而在大明初期,便有这练子宁,黄观,卓敬。

虽然在璀璨的历史中,他们的名字不如前几位响亮,但在靖难之时,不畏艰险仗义执言。

其论述皆有心系天下社稷安危,百姓之福祉。

在朱棣取天下后,依旧不惧强权,以铮铮铁骨捍卫自己读书人的脊梁。

这与大明末期的东林党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试问谁会对这样的气节的文人生厌呢?

练子宁和黄观同为当今侍郎一职,正三品大员,却能在门前等他一个早上,见面也是礼贤相待,除了风骨与品性皆为刚正,更多的是对他的爱才之心。

不然岂会一见面就将自己的心血送出来。

是朱英帅么?

不是,是他们希望能劝导朱英,为国效力。

此乃大义之举。

如此为国尽心尽力的臣工,实乃大明之幸,也是天下读书人之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