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亲眼所见,若有失言,愿担罪责!”
朱元璋面色惊疑,若是前几日听说蓝玉和冯胜都被朱英绑了,他顶多是觉得这两人估计朱英身份不敢出手,所以被朱英困缚。
但听说昨日当着骁骑营一万禁军的面,将常升打败,那就做不了假了。
常家经历了兄长常茂的事,声望已经一落千丈,常升哪怕顶着国公的称号,各方勋贵谁不知道是靠着他爹常遇春的威名。
若是在禁军面前还防水,被一个无名小辈痛打,那常升简直是颜面扫地了,所以谁都能防水,常升不会,哪怕是面对亲外甥。
焦急的心绪,因为这个消息放松了不少,但朱元璋还是马上提笔下旨,“周元,你持咱的懿旨去找汤和,让他传信给在海宁征伐倭寇的汤鼎和方鸣谦,若有前去禁卫有异动,无须奏报,蓝玉冯胜即刻拿下!”
说着,朱元璋将圣旨盖上玉玺递给了周元。
周元一脸震惊,为何要把蓝玉冯胜都捉拿,难不成他们锦衣卫想岔了,但身为臣子,他不敢有疑问,连忙赶去找汤和。
等周元一走,朱元璋在殿内来回的走动着。
就因为冯胜答应这小子比试之后便放他离京,这便让这小子急不可耐的去征讨倭寇。
倭寇不同于一般匪患,从前元便开始劫掠海边各镇,当时蒙元残暴,只想搜刮民财享乐,沿海各镇的武备空虚民不聊生,才致使倭寇越发势大。
这群亡命之徒不同于普通的山贼匪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山贼再能跑,不还是在万里江山内,可倭寇机动性强,加上多年劫掠,在沿海各镇都有眼线,除之不绝。
只怕朱英刚进了海宁,便有线报传给倭寇了,这样深入前线,何等的不明智。
“小子,你想去北方做生意,怕是也图谋甚大啊!”
“咱想不明白,你去了北方不就想抱老四的大腿,亲爷爷你不抱,咱明白,你流落民间十年,事记不清,不认爷爷情有可原,可老念着老四是何等意思!”
朱元璋自顾自的说完,捡起桌案上的信封,这是从北平传来的书信。
自从朱英表明因得罪蓝玉无法前往北平,朱棣得信后,把自己的燕王印信都给寄了回来,信中口口声声说朱英是他朱棣认下的谋臣,还是父皇亲自调遣,让蓝玉不得为难阻拦。
朱元璋将信封丢在桌案上,冷哼了一声。
老四什么时候胆子这么大了,连他的旨意都敢假传了,而且看起来已经不把蓝玉放在眼里了,要是真召他入京,他要做什么,朱元璋想都不敢想了。
“娃儿,开封水患,你先给朱棣扬名,又暗中布局漕运往他那边送粮,生意,哼,好一个生意!”
朱元璋念叨完,一招手,一个锦衣卫就进入殿内,朱元璋将书信递了过去,示意放回朱英的宅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