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军中事务很熟嘛!”
朱英赶着马车,头也不回的说道。
“怎能不熟,这年头国朝在哪都有战事,家国死生之地,岂能不察。”
朱元璋靠在马车上,目光看着赶路的朱英。
海宁一战,朱英一套战阵之法已经在禁卫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这小子能在战乱之中妙手回春,让很多将士都记忆深刻。
大家或许记不得一场战事是如何赢下来的,但肯定会记得是谁把他们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这几日忙完大祭之后,倒是有不少禁卫将校上书,要在军中设立随军郎中。
但朱英的手法,又与今日之医术又很大的不同。
所以这段时日他身为国君,抽空都在想如何发展医术,整顿军务之际,也给大军增添一些信心。
蓝玉冯胜和傅友德出了这些事,军中淮西子弟已经心思各异了。
一旦各镇藩王没能力掌控这军务,那必然生乱。
“小子,你有没有想过从军?”
想了许久,若朱英能掌权,那必然会把自己理念贯彻出来,若是朱英麾下的队伍能接受他的理念,那到时候他手里就会有一批可用的人才。
相比建立学院,从最根本的培养出人才,军中才是最为便捷的道路。
朱英一愣,“你咋知道我有这想法的,不过现在做商人还是先积累银钱为主。”
“老黄啊,你可能不知道,现在是从商最好的时机,可以快速的积累初期资源,等资源积累够了,到时候去立点军工,这变革就会变的十分迅速了。”
朱元璋不满道:“这是什么说法,我从来就不觉得商人有什么前途可言,无商不奸,你要背着这头衔,去从军人家都看不起你!”
“那有啥,有钱能使鬼推磨,国朝如此穷困,就是不懂得变通。”
朱英回过头笑道:“你可别觉得我是信口雌黄,你就想想,我那六神丸到湖北,三月便赚取了五万白银,你猜我缴了多少税?”
朱元璋微微一愣,“咱大明现在的税法,三十税一!”
“那不就得了,我五万两白银,缴纳的赋税不过一千八百两,实际的路费以及打点损耗不超过三千两,这是商贩多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