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宗室问题

作者:北城二千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连武将都能想到这些、那么作为以操控人心为首要手段的一些野心家,自然也不甘落后……

————————

“符白的意思是,想让我用五省将士和百姓的性命,来换取数百人的飞黄腾达?”

在孙传庭领兵北上的时候,泸州石虎关内的守备府中,一个大腹便便,却浓眉善目的官员,正紧皱眉头,质问眼前人。

在他的眼前,是一个身着道袍,头戴网巾的六旬老者。

闻官员这话,老者也面露难堪道:

“懋和(表字),眼下东林乱党咄咄逼人,石斋先生也是无奈,才出此下策啊……”

“用十数万将士,百万百姓的性命做谋,确实是下策!”朱燮元讥讽者老者,但老者不以为意道:

“眼下孙阁臣、方首辅退下,我浙东子弟在朝堂之上落了下风。”

“若是我等再没有其他反应,待东林控制局面,便真的是天下大乱了。”

“懋和,你别告诉我你看不出来,那东林之中有多少佞臣。”

老者一副交心的姿态,但朱燮元闻言却皱眉道:

“东林有佞臣,不可置否,但我浙东子弟呢?淮北大饥一案难道与我们无关?”

朱燮元这话,让老者皱眉。

朱燮元这人,因为家境不过是普通的富农,连上学都是靠朝廷的地方官署才学文识字,因此一些想法与大部分浙东官员相悖。

当年苏州抗矿税一案,知道底下人造反的浙东官员开口便是要调兵镇压,只有朱燮元一人主张发布恩谕。

结果恩谕发出,抗税百姓之中的葛成挺身投案,才让这案子了结。

由此便能看出,大部分文官,哪怕是面对本土的乡人,也是动辄就提兵镇压。

或许在他们看来、能被他们称为同乡的,只有一同考上科举,踏上仕途的人,才能被称为同乡。

也正因为朱燮元各种理念与浙东官员相悖,因此他才会遭受排挤。

明明少年成名,却年过半百才做上一地布政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