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监国琐事

作者:北城二千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说白了、他不信任工部的手艺,边防军备,一定要由盔甲厂和燕山军械所打造,以免工部吃回扣。

至于吏部的索要俸禄的奏疏,朱由检并没有因为和文官不对付就搪塞,而是答应发放去岁和今岁的俸禄,两年一共是一百七十六万四千余两。

至于刑部的奏疏,朱由检基本上都是把需要流放的犯人,根据地区划定了流放的地方。

云贵两广、湖广等地犯人,全部发配云南的永昌府,也就是后世的德宏、保山一代。

中原、西北的囚犯,全被他发配到了甘肃,东南的和山西、北直隶的,清一色发配大宁。

总数二万六千多的囚犯,也算为大明开拓做出贡献了。

至于处理完他们,朱由检转头处理吏部和户部的奏疏。

吏部的奏疏倒没有什么,主要是人事升迁,而处理这个,朱由检的兴趣倒是挺大的。

他看着吏部的奏疏,对于不熟的人,尽量还是同意。

在期间,他也遭到了几个眼熟的名字。

“太常寺少卿董应举,这家伙不错,做太常寺少卿太可惜了,去山西做知府吧。”

想着、朱由检大笔一挥,直接将他调任大同知府,兼任保安州兵备道。

“山东佥事张春,这人也不错,应该是在己巳之变里收复了永平,可以调到甘肃和梅之焕作伴。”

朱由检再次一挥大笔,就这样、山东佥事张春就被调到了西宁担任兵备道。

在这二人之后,朱由检还看到了不少眼熟的人,其中还有崇祯对不起的一些人,比如陈新甲这种。

这些人,朱由检基本都给他们安排到了合适的位置上。

等他把这些人安排完了,东宫庖厨也将一叠叠的菜肴送到了桌子上。

朱由检见状,起身抓起五六本奏疏,就走到了正厅的餐桌旁,坐下后一边吃,一边处理奏疏。

出乎意料的是吏部的奏疏已经被处理完了,剩下的便是户部和地方官员的了。

朱由检一打开第一份奏疏,便看到了这是户部尚书汪应蛟让人送来的年末奏疏。

【是岁、天下户口田赋之数户九百八十三万五千四百二十六户口,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九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