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理念不同

作者:北城二千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看规模来看,流民的数量不止百万,或许能有一百五十万左右……”

“殿下说、这些百姓迁往了辽东,只需要老实开垦耕种三年,那第四年就能反哺朝廷。”

“辽东、努尔干两地,若是有钱粮供应,百姓出人,开垦出数千万乃至上亿亩耕地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加上努尔干的松花江,混同江(黑龙江)两岸,都曾有我大明敕封的卫所女真,尽管老奴在对这些卫所女真围剿,但耕地既然已经开垦出来,那就可以迁移百姓前往,如果……”

曹化淳还想再说,但朱由校却抬手打断道:

“你的意思是,弟弟要迁移百姓前往努尔干?”

“回万岁,正是……”曹化淳老实回答,并继续道:

“殿下说过、老奴若是遁入山中,届时如果不围追堵截,必然会在之后对我大明造成伤害,如当年北虏遁逃一般。”

“因此、必须沿辽河、松花江,混同江北上,将已经有田地的地方重新迁移百姓,驻扎兵马。”…

说到兵马,朱由校想起了明年的平辽一事,于是放下了酒杯,对曹化淳道:

“平辽一事为主要,你让人回信弟弟,不要耽搁了平辽。”

“万岁请放心……”曹化淳回应道:

“殿下为了避免平辽出错,因此请奴婢特意带口信给万岁。”

“请调孙传庭、洪承畴、杨文岳、曹文诏、吴阿衡、秦良玉、马祥麟、孙应元等八部兵马领兵,在腊月末北上援辽。”

八部兵马,虽然围剿水西城、织金关、安顺州、永宁州折损不少,但依旧还有兵马十五万人。

调这十五万人,等同是还要调他们背后的六万辅兵。

也就是需要调二十一万人马北上,而调这么多兵马,仅仅是开拔银就需要一百万两。

对此、朱由校有些肉痛,但还是紧皱着眉说道:

“调吧、从内帑拨银一百万两,命其四个月后必须抵达辽东。”

“奴婢遵旨……”听到皇帝的话,曹化淳老老实实的应下,而朱由校随后一摆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曹化淳见状、回礼后便小心翼翼退出了庭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