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退出书房小院的时候,他还是转头看了一眼朱由检的书房,随后不知道怎么想的,皱着眉头便离开了。
也在他离开后不过两刻钟的时间,王承恩就带着十几名王府的书吏,抱着数百本厚厚的账本前来。
朱由检示意他们都坐下,他们也手忙脚乱的把账本放好,算盘拿出,新的账本放在桌上,摆好笔墨。
等他们都忙完了,朱由检才说道:
“今岁的钱粮统计了多少了?可有四千万否?”
朱由检很大胆的说了一个数目,而王承恩却笑呵呵的作揖道:
“具体火耗后的钱粮是多少还没有算出来,但总的已经算出来了,交了一千三百余万石田赋后,大约是四千五百万石上下。”
“如果不是陕西、山东遭了灾,或许能到五千二百万石左右。”
“此外皇店、官场、纺织厂,九个月共盈利七百零六万四千余两。”
王承恩的一席话,让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十分满意。
他顺带算了一下,如果按照王承恩的话,今年户部的田赋收入不会低于三千五百万石。
再加上其他的杂项,户部应该还能入个三百多万两银子,而内帑可以入个四百万左右。
也就是说、天启五年在两省遭遇大灾的情况下,大明依旧入了一千四百万两银子,八千万石左右。
今年的赋税,几乎等同于曾经大明三年的赋税,而这样的赋税提高,不仅没有增加百姓负担,反倒让百姓过的更滋润了。
朝廷有钱,百姓有粮,眼下的局面似乎很好。
不过,朱由检一想到各种支出,就开始头疼了起来。
“陕西、河西、辽东、旧港、琉球等地的迁移,今年发了多少粮票、肉票?”
由于粮票制度的启用,御马监的账目倒是好算了不少。
粮票就拿来兑换粮食,肉票则是根据南北不同而使用。
北方有官场,南方则是靠渔业,总之补充少量的肉类给迁移的百姓还是没有问题的。
“共发下一千四百三十九余万石粮票,二千三百二十四万斤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