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崔应元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答,而朱由校听到后,脸上也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不过在露出表情后,他向前稍微探出一些身子,追问道:
“弟弟有没有说过,为什么要这么做?”
朱由校已经看过朱由检的奏疏,自然知道朱由检想这么做是要收拾齐楚浙宣昆五党的实权派,但他还是询问了崔应元。
他在确认,确认崔应元没有被东林策反。
“殿下没说,臣的行为都是在曹秉笔和王秉笔的指示下进行的,以往的举动也是殿下指示二位,由二位或者陆指挥使转达。”
崔应元很聪明,没有选择欺瞒朱由校,而朱由校见状则是眯了眯眼睛,判断着崔应元的话,随后才开口道:
“东林那边,若是有把柄,最好把把柄都交给崔呈秀。”
“臣领命……”听到皇帝的话,崔应元知道,皇帝是想让东林也遭受重创。
仅仅十几名言官的被捕和流放,完全不能对东林形成打击,东林必须也消失一些实权派,才能将它们的势力也控制下来,恢复三方平衡。
虽然东林在京官员大部分都有能力,但朱由校根本不在乎东林官员的能力。
他心痛东林有能力的官员总是爱党争不假,但这不代表他没办法离开这群人。
天下士子数以百万,识字者几近千万,一批官员倒下,还有会另一批登台,他从不担心没有人可以用。
“南洋之事和复套之事如何了……”
朝中的事情说完了,朱由校也开始关心外朝的事情了。
对此、崔应元顿了顿,随后才开口道:“万岁、这些事情只有北镇抚司才知道……”
“嗯……”朱由校没有说什么,只是应了一声,等待李若琏的到来。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脚步声出现,李若琏也上了二楼,并行礼道:“万岁……”
“说说南洋和复套的事情……”朱由校手里拿着一块适合雕刻的木料,手中不断雕刻木料,而面对他的询问,李若琏则是下意识便回答道:
“南洋之事已经在筹备,殿下已经命广东、福建、浙江三地所有军屯田秋收的粮秣和银钱都运往琉球府。”
“不出意外,应该在十月初便大军启程,收复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