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没有一竿子打死,哪怕他知道这样做,比较方便收税,也可以杜绝民间倒卖官盐。
“殿下准备定多少?”毕自严并没有觉得朱由检做的不妥,而是询问他想要制定的盐价。
对此、朱由检也不假思索道:
“就以农户的收入来计算,按照每省一人只有三亩地来算,盐价应该是粮食一百分之一的价格。”
“如、北直隶亩产二石,三亩便收入六石,交了御马监和朝廷的粮食,平均百姓能有四石二斗的收入。”
“四石按照粮价来算,便入一两九钱,所以北直隶的盐价应该是十九文一斤。”
“寻常百姓一人一年,也不过食用三斤盐,因此北直隶的百姓每年在盐上的支出是五十七文。”
“如此一来,每年的盐税就能达到七百到一千万两之间。”
朱由检说完,便静静等待了毕自严的回答,而毕自严想了想,只能皱眉道:
“这样的盐价,恐怕百姓会争先购买私盐。”
“私盐的事情我会让巡检司去打击,总归不会占据市场太大的份额。”朱由检回应道:
“这些银子收上来也不代表不流动,而是要以募工的方式,在农闲时候由朝廷牵头进行修建道路、沟渠、堤坝。”
“变相来说,也是会流到百姓手中。”
朱由检的话,说的是农闲,实际上主要还是针对大灾后的饥民、难民们。
用银子买粮食去赈灾,以工赈灾。
不管是修建铁轨还是水泥路,又或者是水利工程,或者为一些地方的百姓翻修房屋,总之在养活百姓的同时,还让地方环境变好,才是朱由检要做的。
贫困户之所以贫困,绝大部分不是他们懒,而是他们没有一个能保障自己生活的工作。
发地这种事情可以,但问题在小冰河大旱下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小冰河大旱下,朱由检得把类似山西和河南这种受灾严重的地方变成固定的工人家庭。
只要有一百万工人,就能解决一百万户家庭,而一百万工人对于大明需要的工程,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但如果募的工人太多,大明的财政必然要崩溃,所以必须找到足够多的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