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明对于商茶实行均引法,因此户部将茶引付产茶州县贩卖,凡商人买茶,赴官具报所卖斤重,行茶地区,纳钱买引,许向茶户买茶出境货卖。
茶引每引一百斤,官府按行茶的地区远近,定上路程限制,经过地方都需要批验,检查茶引的数目,和茶叶的重量才能放行。
商人将茶运至卖茶地,还需向税课司按三十取一缴纳销售税。
至于茶引的价格,叶茶每引200文,芽茶每引300文,取中值250文,相当于每斤茶征税2.5文。
商茶每年的税收入,不过十几万两,而实际上江南一带的粗茶也能卖出十几文一斤的价格,好茶甚至可以卖到两百文。
朱由检手里御马监南场的一千二百茶引,只需要交课税三百六十两,就能买到一万两千斤芽茶。
这十二万斤芽茶,如果花上关系,直接买最好的那种茶,手一翻就能卖出一万两千两银子,六十多倍的利润。
想到这里、朱由检手又痒痒了,而王承恩却头皮发麻的提前开口道:
“殿下、私茶是赔本生意啊……”
“我知道。”朱由检白了他一眼,随后上前笑呵呵道:
“承恩、你说我要是和皇兄要茶引,他会给多少?”
“这个……”王承恩是真的不敢说,而朱由检则是自顾自道:“几万引还是能给的吧……”
“殿下……”听到这离谱的话,王承恩忍不住道:
“整个天下的商茶引,也不过只有二十几万引啊……”
“这么少?那我只要一万引就行。”朱由检厚着脸皮开口,又叫王承恩在信的末尾提到了茶引的事情。
【另外、近来我口渴的不行,希望哥哥能给我发一万引商茶引,弟弟会老实交税的……】
“这臭小子……”
乾清宫养心殿内、当朱由校皱着脸看完朱由检叫王承恩代笔的信时,瞬间被气到了。
这封信已经是昨日写的了,但朱由校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王承恩代笔的。
他拿着这信对王安和魏忠贤、客氏挥舞道:“你们看看,我这弟弟真是什么都敢要!”
“他还说要搞私盐,叫我对文官的弹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们说说、有这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