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来到黑土田,杨齐忠正在田里忙碌,木恩恩和阿菊在药田。
水稻一片金黄,药田一片鲜红翠绿。
“二伯父!恩恩!”
两人见杨巧月来了,停下手中的事。
“月儿(七七)。”
“田里现在什么进展了?”杨巧月问道。
她离开一个多月,比不得他们了解田里的情况。
木恩恩的药田在成熟阶段,预计再有半年才能收,小人参的涨势已经从幼苗变得手指那么大了。
杨巧月没有插手药田的事,问杨齐忠:“二伯父,水稻能收了吗?”
“可以了,已经晚了几日,一直等你回来再定的。”
杨巧月看着沉甸甸的稻穗也可以收了,“好,请人收吧。之后不用特地等我决定。”
当日,南庄和上次一样,找了三十个农活娴熟的农民,帮忙收割黑土田的粮食。
老农们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一株稻穗长这么多稻谷的。
一日就把三十亩地的粮食收了,总收一百八十石(约两万五千多斤)。
黑土地的粮食产量传出,让所有人震惊,也让整个燕县的人兴奋不已。
这粮食产量在普通土地怕是百亩地也难有,更何况是贫瘠的燕县……。
杨巧月觉得在预料之内,她的预估是一百五十石,比她预计的好一点。
收到这个消息的杨贾配亲自来到黑土地,看着一望无际的黑土,再看看情绪平淡的杨巧月。
见杨贾配过来,杨巧月上前见礼。
“以前京师最好的良田是亩产三石,这里怕是也有亩产三石了吧?”
“应该亩产六石吧!”杨巧月随口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