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整体水平不尽人意没错,但这是编剧一个人的问题?
审查因素、资本因素、市场因素都清清白白?
人家好莱坞演员不管名气多大都得来试镜,试镜没找你想来,就要自己争取。朱迪福斯特得到小金人,看到心仪剧本也要主动联系。
好剧本与好演员是一个互相选择、互相争取的关系,而不是谁依附于谁的关系。
为什么有些演员总能找到好本子?
因为人家愿意为一部好电影,降低身价,这才叫有艺术追求。
当然并不是说演员就该活活饿死,为爱发电,但不可否认当一部电影制作成本演员导演瓜分大半,其他方面如特效、情节、场景……
一分钱一分货就这么简单!
以《流浪地球》为例,平心而论剧本并不是顶尖,但是一部非常非常标准的商业科幻电影,节奏、特效、剧情都很标准。
虽然跟国际大制作还有差距,但绝对对得起国内观众对于科幻如饥似渴的期待。
然而导演敢请“这个级别的演员”吗?
连百亿影帝吴景都要自掏腰包几千万倒贴特效场景,那些级别的演员能吗?
钱,演员挣;名,导演出;锅?
全部甩给人家编剧?
几千万的片酬拿着,抱怨几万甚至几千稿费的编剧写不出好东西?
你死不死!
“编剧地位太卑微,从投资方到制片人、导演、演员,小剧组甚至摄像灯光道具都能对编剧指手画脚。”
“大牌演员拍着拍着不满意,皱皱眉说改台词就改台词,这种事还少?”
孔雪讥讽道:“比如某陈大导演,只要是他插手编剧的电影,十有八九出雷人剧情,甚至还被芦苇吐槽过。”
“相反只要他不插手编剧,每部电影都不错。剧本不是不能改,最少也要问问编剧的意思吧?”
吐槽完,问苏泽道:“所以我建议工作室养两三个专业编剧,就算不能写出好剧本,最少也要提出专业意见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