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裕等人明白杨继业办粥场的规模后,又不肯白拿他们送过来的米粮,便给他提供这样一条渠道。
盐和铁,自古以来都是统治者掌握在手中,盐业的利润太大,也是经济命脉之一。但苏杭这边临海,是产盐之地。盐业官卖,分往各地都有指标的,但这些指标却有弹性,有操作的空间。
如此,有刘裕等人帮忙,杨继业便从这些人的指缝中,得到一些盐的指标。将盐津县贩卖、销售,那些高利润,自然落到各个环节的人手里。
到杨继业这边的人手中,这些盐不会在苏杭这边出手,卖掉,而是运送回荆蛮楚地,甚至他们还接触到贩卖私盐的路子。在苏杭,产盐之地,熬盐的盐农们,除了将产盐上缴,自家也会偷偷留一些,就成为私盐的来源。甚至有人在外海岛屿进行晒盐,偷运到陆地来,从不同的渠道散往全国各地。
杨继业粥场的人,对这些路子他们有,便与杨继业提议。杨继业自然不在意,私盐自古就有,也是盐农和地方上一些豪强们的生路,不可能完全斩断。拿到这些盐,然后运送到荆蛮楚地、甚至送到蒙匈族那边去,中间少了很多环节,这就是真正的暴利。
目前的发展,还不局限在挣钱,主要是要将这一批人养活,让他们看到活的希望。一个月时间,杨继业也是忙碌,同时,也将自己在苏杭的圈子逐渐扩大。
期间,与徐金胜见过一次,与于连欣倒是有几次在一起吃饭。于连欣间接地提到监军张涛,要杨继业让蛮族军那边警惕。
杨继业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