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暖表面上强作镇定,可心里却在打鼓,生怕二桥看出什么猫腻来。
要说他们老家就在巴州城北三十里的海岩村,一个小山村。
他们家还有个二叔在村里生活,不过他这二叔当年因为一次火灾失去了孩子。
老婆后来也跑了,所以精神受了点刺激,时好时坏的,就留在了村里。
靠着一手会杀猪,会做大席菜的手艺,常年在村里帮闲。
不过因为精神时好时坏,所以也不是常年出工,一年干半年歇半年,日子也就是熬着。
不过正因为他二叔经常走街串巷给农户人家杀猪宰牛,所以杨一暖就把借口找到了二叔的头上。
其实现在农村对于屠宰也已经规范化了,不让私人随意屠宰,都要送到制定地点来屠宰。
但不少人为了省钱,还是会偷偷杀的,所以这也就给了杨一暖借口。
二桥倒也没怀疑什么,过去翻了翻那些牛肉,之前杨一暖特意让王保他们把肉切的小块一点。
所以二桥倒也没看出什么破绽,对于多出来的牛杂,他还很是高兴。
毕竟这牛肚,牛百叶,牛心管啥的,他们烧烤店也一样不少用。
“这样,牛肉就按二十八一斤,牛杂就按二十一斤,你看咋样?”
“没问题,就按这个价算!”
杨一暖听了也很高兴,这次的肉可是净肉,和上次连皮带骨的可不一样,价格自然高了很多。
这生鲜牛肉,要是市面价都得三十五六块一斤,这还是供给二桥家这种大店才给的价格。
牛杂批发,也要二十多的价格呢。
可二桥是他老同学,关键时刻还帮过他,怎么也得给人留出利润空间不是。
再者说,他这牛肉可是来历不明的‘私货’,人家愿意用这个价格收,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很快银货两讫,牛肉就买了一千斤,到手二万八。
牛杂啥的买了二百多,二桥塞给他三百,一共到手2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