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秦,更是有举荐追责的条文。
当年嫪毐判乱,就是因为出身于文信侯吕不韦的府中,才在平叛后遭受了牵连。
虽然当年嬴政有以此问罪收回王权的成分,但总归是因为此事才送上了借口不是?
所以,秦轩是坚决反对收服野性未除的匈奴人入大秦为官的。
就更别说领兵了。
对经历了全球大时代的人来说,更坚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今天给足了好处,明天就翻脸不认人。
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看得太多了。
所以,秦轩更愿意用拳头讲理。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嬴政坐在上方,看着儿子严肃的神情,心中若有所思。
其实自己对收匈奴王族为己用的计策也颇为赞同,因为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大战。
少几次大规模战役,大秦的子民也能少损失一些。
不过,对儿子不愿意用匈奴人在大秦为官的想法,也是支持的。
特别是那股子帮亲不帮理的蛮横劲,尤为欣赏!
至少证明了,将来继承帝位后会厚待大秦子民,是一个好皇帝。
只要民心所向,就能让大秦基业千秋万载!
秦国能一统天下,不就是因为老秦人的踊跃支持和帮助么?
前线缺粮,一道诏令就让老秦人纷纷捐粮。
当年在雍城举行加冠仪式,遇到嫪毐叛乱,也是百姓纷纷拿起武器帮助抵抗叛军。
得民心者的天下,不只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