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气氛陡然变冷

作者:牛奶糖糖糖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当然,从如今这衙署的议论中,陆羽也能看出些端倪。

说白了,历史上…张邈的背叛与名士“边让”被杀有关,而名士边让被杀,又与黄巾军的纳降有关,偏偏三十万黄巾军是铁定要纳降的…这悲剧还真是不好避免。

想到这儿,陆羽揣着下巴,究是他…此刻也不免犯愁了起来。

就在这时。

“两位荀先生久仰,久仰!”

却见名士边让款款走来,先是朝卫弘行了一礼,旋即又朝荀彧、荀攸行了一礼。

“原来是文礼。”荀彧起身回了一礼。“谁人不知文礼‘博学善辩’之名?我叔侄是久仰、久仰了…”

讲到这儿,荀攸补充了一句。“文礼著出的那本《章华赋》,每每品读,我只觉得惊为天人哪,今日一睹文礼真容,荣幸至极。荣幸至极。”

东汉末年就流行这套,商业互吹…

两个名士你夸夸我,我夸夸你,传扬出去,两个人的名声均会水涨船高。

荀彧与荀攸自是不吝惜这般言辞。

“哈哈哈…”边让缕着胡须,爽然大笑。

不过很快,他的眉头一蹙,语气陡然变得冷冽了许多。“文若、公达,你们可听说了那曹操竟打算纳降三十万黄巾贼?”

曹操?直呼曹操名讳么?

没错,边让没有用“曹公”、“曹州牧”、“曹兖州”这样的敬词,也没有用“孟德”这类的字,而是直呼曹操!

平辈之间、年龄相仿者直呼名讳,这在讲究礼仪的古代几乎等同于骂人!

荀彧与荀攸怎会察觉不出他话语间的锋芒?

当然,名士边让的家小死于黄巾作乱,对曹操纳降蛾贼有些微词,倒是情理之中…只是…

…骂人就有点不对了!

再说,曹操若要成大事,怎么能碍于个人情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