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几日的观察,诸葛均能感受到,无论是蔡琰还是陆羽,都没有把他当做外人。
尽管他很愚笨,但…蔡琰与陆羽总是耐心的教授他许多知识,蔡琰教的大多是诗书礼仪,而陆羽教的更多是一些兵法。
不同的是,对《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鬼谷兵书》完全看不懂的诸葛均竟能看懂陆羽提供的这《三十六计》。
这里面的文字浅显易懂,事例也是生动有趣,他很快就能体会中间的道理与博弈,不说融会贯通,最起码…诸葛均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在他看来,陆羽与蔡昭姬就宛若父母之于孩儿一般,不断的教授愚钝的自己更多的学识。
这些…纵是昔日大哥诸葛瑾、二哥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也不曾做到。
有那么一个瞬间,诸葛均觉得这里其实也不错…
这蔡府就像是他自己的家一样,而蔡琰师傅与陆羽师傅…就像是他的亲人。
还有最夸张的一点…是信任。
蔡府中的人完全把诸葛均当成是自己人,从不限制他的自由,甚至平日里还会给他钱币,让他肆意去花…
总而言之,诸葛均体会到了在琅琊郡诸葛家的府邸都没有体会到的温情。
至于…这信,就更别提了,他想寄给谁就寄给谁,不会有丝毫阻挠…也不会有丝毫猜忌。
当然了…
诸葛均是没办法体会,陆羽对他这份良苦用心的缘由。
毕竟…在陆羽看来,这是诸葛亮啊,好好培养一下,未来…治国理政有人帮忙了呀?
行军打仗也有人帮忙了!
就算他这边的培养,比不上人家水镜先生…可最起码最起码,凭着诸葛亮的底子,写个檄文骂骂人,舌战搞一搞,问题不大吧?毕竟他有着灵活的舌头…
当然了,可能是发育比较晚,现在的“诸葛亮”,在陆羽看来,距离开窍还有那么一段距离。
呼…
轻轻的呼出口气,诸葛均望着竹简上第一竖行的“吾兄在上”四个字。
一时间,他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