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是宗族的天下,还是士族的天下?

作者:牛奶糖糖糖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所谓废史立牧,乃是平定黄巾之乱之后,刘焉向汉灵帝提出,废除刺史,改立州牧,而这也让地方军阀实力空前的扩大。

不夸张的说,黄巾起义都没推翻的东汉王朝,却被刘焉这一条“废史立牧”给坑惨了。

而废史立牧又要求,州牧必须是朝廷重臣,或者是皇亲国戚。

至于“三互法”,则是一条朝廷的明令,本地人不能当本地的行政长官。

县长、太守、州牧都不行!

按照“三互法”与“废史立牧”的要求,你要当一个州牧,要么必须是重臣,要么是皇亲国戚,同时,还不能是本地人。

按理说…

汉末都乱了,不应该有人去遵守这样的规矩。

可偏偏…

就在这人心浮动、吃人不吐骨头的汉末,极其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每一个诸侯与士族依旧严格遵守了“三互法”与“废史立牧”定下的规矩,包括李傕、董卓、曹操控制京都的时候,也遵守了。

不合规,就是不给你州牧。

这也是为什么公孙瓒在幽州那么牛,可就是当不了州牧。

孙策在江东那么牛,却也当不了扬州牧!

同样的,曹操与袁绍都算是豫州大族,可为什么?他们没有选择在豫州发展,而是一个去兖州,一个去冀州!

这些,都是因为“三互法”与“废史立牧”!

为什么?所有军阀、士族,乃至于百姓都默契遵守了这“三互法”与“废史立牧”。

恰恰是因为,这两条政令限制了这个时代所有的霸主与士族!

同样的,也是因为这两条政令,催生出了霸主与士族愈发紧密的合作!

这就延伸出了士族。

士族的目的是什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