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尽有…
也是它们与鲜卑、南匈奴最本质的区别!
更是陆羽制定北伐乌桓方略的重要依据。
想到这儿,陆羽继续道:
“也就是说,当我们打下乌桓后,那里有成熟的经济体系,能够种植庄稼,能够补给,也能够将汉人迁往那边,然后建立城扈,渐渐彻底的占领这边。但与乌桓相比,无论是鲜卑,还是南匈奴,都没有成熟的经济体系,也没有农业发展…哪怕是占据、攻陷,最后的结果还是要撤离!”
“噢…”曹休敲敲脑门。“原来是这样,陆公子想的的确深远。”
“咱们继续说乌桓…说说这个在夹缝中求存的部落。”陆羽把话题转移了回来。“当北方鲜卑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乌桓人就开始在南北方之间来回摇摆,这致使塞内乌桓的内部再一次分裂,一部分向北投入鲜卑,另一部分则更加频繁的向汉朝内地进行渗透和蚕食,以求在农业区夺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这就是为何乌桓这些年屡屡南下寇边,而边陲之上,亦是不乏‘公孙瓒’、‘吕布’这类的守护者!双方进入了长久的拉锯、征战!而乌桓中亦是不乏英勇的部落首领,比如上古郡的难楼、辽西郡的丘力居、右北平郡的乌延,还有辽东郡的苏仆延,这些首领纷纷就地称王,还有如今的蹋顿,他收复了一众乌桓部落,成为了白狼山名副其实的乌桓王!”
讲到这儿,陆羽意味深长的询问曹休。
“听了这么多,你可能找出,北伐乌桓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这…
骤然陆羽的一问,让曹休额头上浮起一个大大的问号。
可…顺着陆羽的话去想,似乎…这个问题又不难。
“我知道了。”
曹休霍然起身。“公子方才讲述了这么多有关乌桓的,无外乎提及的便是他们在夹缝中生存,而从武帝朝起,他们就一步步的萎缩,他们在南北的夹缝中,族群不断的分裂!不夸张的说,乌桓其实就是一个逐渐走向消亡的部落!”
“而塞内乌桓自立为王与其说是实力膨胀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在一片混乱中的破罐子破摔!”
“说的好!”陆羽也站起身来…曹休能分析到这一步,他很欣慰,十分欣慰。
他拍拍曹休的肩膀。“曾如你所说,汉末大乱暂时给了乌桓南侵的土壤,可…这却没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他们部落衰落的事实。”
“正因为如此,南匈奴可以说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乌桓就是外强中干!”
陆羽侃侃而谈,字句间有理有据…
要知道,作为谋算战略的统帅,没有任何一条战略是一拍脑门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