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只能道了声,“是!”也急忙去准备。
接下来,高义欢又找来高兴豪,同样吩咐了他几句,让他将城外的乡民,收拢进城,青壮留在襄阳,老弱家眷送到樊城,土寇一边也是如此。
等忙完这些,赵柱子便已经回来,他脸上满是笑容,“二哥,那群撮鸟一听二哥放了狠话,全他娘的又换了一副面孔,说要唯二哥马首是瞻,同张献忠干仗。”
这在高义欢的意料之中,张献忠的名声是很响亮,但是毕竟只是个大西王,地盘也只有武昌一带,哪里能和李自成相比。
李自成现在可是大顺皇帝,占据关中和河南,高义欢扯他的大旗,逼这些山大王做出选择,不给他们左右摇摆的机会。
总之不跟着老子干张献忠,就是大顺军的敌人,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这些土寇一见高义欢这么霸道,没办法搪塞,也躲不过去,便只能舍命陪君子。
高义欢点了点头,示意知道了,这时门口却有亲兵禀报,“将军,马曲山的宋成江求见。”
高义欢冷哼一声,背往椅子上一靠,闭眼道:“柱子,你去应付一下。”
赵柱子忙走出去,不多时,外面便有声音传进大堂,“赵哥,早上我在屙屎,你帮我给将军带个话,我马曲寨,唯将军马首是瞻,张献忠算个卵蛋。”
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土寇跑过来,都是之前听到风声后,便不见人影的人。
这时他们被高义欢恐吓,哪敢与大顺为敌,便一个个突然出现,主动跑来要见高义欢。
总之就是表下决心,都要给他助战捧场,而高义欢自然没兴趣见他们,全都交给赵柱子应付。
不到出发的时间,就有五六十个土寇,表示要随高义欢出征,高义欢粗略估计了一下,不算他三千人,王体中六千人,光土寇就有近三万。
高义欢当即拍板,就这些土寇,再加上他和王体中,共计四万人,去迎战李定国,至于原本要捧场的乡民,则被留在了襄阳。
这些乡民虽然有好几万,不过真打起来却不顶事,反而会扰乱大军。
高义欢找了个借口,将他们留了下来。
九月间,正直秋季,不过天气反常,清晨却凉意彻骨。
襄阳城郊二十里,汉水汹涌的向南奔流,然后汇入长江,东归大海。
这时在汉水河边,一大块长满了枯草的荒地上,赫然出现一片人潮。
高义欢一骑在前,身后跟着两员大将,左面徐黑虎,右面赵柱子,然后是一杆拉风的大纛旗,以及三千骑在战马上的高部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