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招揽人才

作者:话凄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高义成趁着高义欢沉思的功夫,让人端来一杯茶,一口喝完,然后说道:“明太子到了南京,南京的明朝官员起初不认,后来有见过太子的官员过江辨识,才迎入南京登基。其他情况,我就不知道了。”

高义欢点了点头,李自成损失不大,南明朝廷由太子继承大统,抗清的环境,应该会好一些。

这时高义欢又看向一旁坐着的梁以樟,开口道:“梁府君,你从北京过来,可清楚北京什么情况?府君是李自成攻下北京后南下,还是在东虏入关后南下?”

梁以樟未语先叹,“唉,原本只以为是易姓改号,不想确实胡虏南侵。我是清军入关后,同几个同僚一起逃出北京。”

明朝中后期以后,人文思想活跃,不少士绅更重私利,不再信忠君爱国那一套。

在北京的群臣,心里早就达成一个不可言传的共识,那就是大明要完。

纵观历史,改朝换代也不是一次两次,无论老朱家做江山,还是老李家做江山,不都是汉人的江山?

官绅们不还是穿同样的衣冠,官照当,钱照拿么?

既然如此,那管他龙椅上坐的是谁,况且大明也确实已经烂透,该换个皇帝了。

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北京官员可谓叛降如云,不少人都留在北京,准备为新朝效命。

只是,众人没想到,李自成太坑,众人刚投靠他,准备为新朝出把力,东虏一来,他却一溜烟的西窜,留下官绅们目瞪口呆。

这下就把北京的官员们给坑惨了。

与李自成不同,东虏是外族,投靠东虏,那可是要背骂名的。

一时间,在京的官员,便纷纷南下,梁以樟就时趁着顺军西撤的机会逃出北京。

高义欢听了,心头一动,“梁府君,与你一起逃出北京的官员呢?去南京呢?”

梁以樟摇了摇头,“我们本来打算去南京,不过南京朝廷正大兴顺案,将北来官员据之门外,甚至要捉拿下狱,南京去不得,我才来到高将军这里。”

高义欢闻语,眼睛一眯,他原本以为明太子在南京登基,南明会少很多愚蠢的举动,但是没想到,还是开始大兴顺案,逼着北方的官员投清。

明朝是两京制,并且是真正意义上的两京,南京几乎保留了首都所有的待遇。

在南京有与北京完全对应的中央机构,六部、都察院、翰林院一个都不少,而且编制基本满员。

不过,南京官员的品级、官位,虽与北京相同,但其实没有实权,没有事情可干,都是一些政治斗争失败,或者能力不足,被淘汰下来的人,来南京任职。

其实南京就是从官场斗争中淘汰的人,或是被打入冷宫的臣子的一个流放之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