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候,饥肠辘辘的两人,终于返回城内。
跑了一圈京郊学堂,收获不小,齐平只感叹,这时代科举竟也卷的厉害。
不单是这经义课本,还有各种密卷,琳琅满目,叹为观止。
甚至,不少科举书籍,连书封都是各种名家背书,大儒主笔云云。
但也并非一贯如此,往前数十年,科举虽热,却也没到这个地步。
据说,是当朝皇帝登基后,大力扶持寒门仕子,这才炒热了教育培训市场。
“卖的是真好啊,可惜,好的密卷都给几大书商把持着,学堂都有采购渠道,针插不进,水泊不如。”
街边小吃摊上。
范贰囫囵吞了半碗混沌,惋惜道。
齐平坐在对面,喝了口汤,笑呵呵道:
“人家都是合伙的,你还没入行,就别想着啃硬骨头了。”
大凉印刷行业发达。
最大的几家书商,本身也多背靠刻书工坊,厂家分销,乃至直销。
小商户毫无对抗之力。
印刷这词太现代,这年头,还叫“刻书”,大抵分官刻、坊刻、私刻三类。
官刻乃朝廷工坊,私刻为私人藏书,唯有坊刻,才是市场上多数书籍来源。
“要我说,新人入行,又是大红海,先找个垂直品类,细分市场比较好。”齐平提出建议。
狂拽新词。
范贰深以为然:“我也是这般想的,眼下市井售卖书籍,分上中下三等。”
“上等,乃古本、珍本,专供权贵富户,一本书动辄数百两,我玩不起。”
“下等,乃市井志怪艳俗小说,价格低廉,但竞争激烈,我恐怕拿不到最低价,再说,卖那个……白瞎了大好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