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能做到不逾矩,螺丝壳里也能做道场的能人,多着呢。”李父擦了擦青枣,咬了一口。
咽下后,他又道:“人道之繁杂,身在其中的人,根本扯不清楚,永远可以辩证。
但人道巅峰,真的就是道德圣人了,也是最容易理清楚的路了。
青史留名,有大成就的人,道德基本没大问题。
生存的社会环境,最舒适的人,也是道德无大缺的人。
因而,哪怕道家圣人老子,认为人道小之又小,人类于天道看来只是刍狗一员。
可他,也要为了道德经的传承传播,而花费大量篇幅写人道,不写人道,就没多少人看。
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一个人道的德,居然占据道德经的一半,其份量之重,难以估量。
当然,写人道,是一种自我剖析,是对人类自我认知的探索。
何况道德就是人道的道,核心之道。
顺人道,则道德经得以传承,逆人道,则千夫所指。
我们是人,只要和人打交道,就要顺应人道,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