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翻手云雨

作者:老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唯有燕和韩损失不大。

追击他们的是被放出来锻炼的青年辈将领,王贲和蒙恬、蒙毅兄弟。

这几位后来的大秦名将,此时还稍显稚嫩,分别率军追击,燕韩结伴,一路急行,撤出秦境,所受折损相对较轻。

燕国在此次合纵当中,其实是个双面间谍。

太子丹暗地里和大秦勾勾搭搭,但是和五国合纵也不是假的。

他是想看哪边获胜有便宜可占,就往哪边倒。

若秦人真的落败,太子丹就会率军扑上来撕咬大秦,但要是联军不利,太子丹就准备暗中倒秦,诸如扯后腿,率先撤军,以摆明态度等等。

所以他一看幽谷关之战,联军要拉垮,立即和韩人抢先撤走,没有半点和秦军死磕的意思。

事情到这里仍未结束。

五国各自归去之后,亦是连续生变。

首先是五国事后知道是齐人背刺攻魏,导致联军兵败,皆大怒。随后由太子丹倡议,又汇聚五国之力,合纵攻齐。

此事在固有历史上也有发生。

五国攻秦不顺,回来找原因就是因为齐人没参与,在这方世界还要加上背刺大魏,加速了联军的溃败。

于是五国将损失发泄在了齐人身上。

当然这其中也有赵淮中暗自操作的痕迹,他当初推送出去的几封信里,有一封就是送给太子丹。

燕国一直被赵和齐夹在中间,调转枪口对付齐人,对燕有大利。

正好齐人攻魏,导致合纵失败,给太子丹提供了最好的理由。

赵淮中在信里便是隐晦的提醒太子丹,可趁机攻齐。

适时魏人被齐攻击还未结束,太子丹的提议送过来,魏午狂喜响应。其余几国也因合纵失利,纷纷附和,于是联手伐齐。

齐人被迫从魏国退兵,以应付五国来袭。

赵淮中连番操作,对大秦的利好在于,魏人想腾出手来报复被齐人袭击之仇,就要先安抚大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