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给大秦开挂!【求订求票】

作者:老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匈奴自即日起,就会撤出白狼城,继续往草原以北撤离。

中午的时候,赵淮中通过镜哨,收到冯欢传来的消息,知道匈奴已经开始撤军。

他看过消息,通过镜哨给出回应:“朕已传下命令,府内会给你提供支持。”

放下镜哨,赵淮中想了想,执笔写了一封诏命:“为天下安定计,今起,剿灭各地宗门势力……”

赵淮中预计全面扫平天下各地的宗门教派。

秦不禁百家修行,但以武犯禁者众,不会再允许这些宗门势力擅自聚集,在地方拉帮结派。早在执掌夜御府之初,赵淮中就有剿灭天下宗门的意向。

近些年夜御府送上来的报告,各地乱象,多和这些宗门势力有牵扯。

眼下腾出手来,也到了彻底收拾这些宗门的时候。

赵淮中下达命令后,沉吟片刻,又提笔写下:“胜战计:围魏救赵,瞒天过海,借刀杀人……”

而后又写:“敌战计:无中生有,暗度陈仓……”

这是三十六计的兵策,在这个年代,三十六计还没总结形成整体的方略。

历史上,三十六计在南北朝时期进行初步整理,到明清时才真正成书。

三十六计汇聚了华夏几千年的兵家智慧,是军事谋略之术的总结和精华。

在这方世界将三十六策提前整理拿出来,融入三教九流的兵家体系,会诱发什么样的变化?

赵淮中晋升造化以后,脑内的所有细微记忆,都可以随意翻查出来,变得清晰无比。他穿越前只是粗略看过三十六计,但此刻回忆起来,所有内容如同烙印般浮现。

他在这个时间对三十六计进行整理,目的是想推动兵道,取代三教九流中的截教。

自古以来,每朝每代都有兵家的杰出人物,雄才伟略者层出,绵延数千年不断。

兵道久盛不衰,是华夏文明智慧的一种体现,以兵家代截教的修行更合理,更能久盛不衰。

某种意义上,赵淮中是在拿后世总结的智慧结晶,给此刻的大秦开挂。

赵淮中此前便已经下令,让王翦,尉缭,蒙骜,李牧,廉颇等大将,都整理各自的兵策和带兵经验,汇总古人的兵书。

三十六策,本身也是他们这些兵道大家的思想智慧结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