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招亲比试

作者:糖米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杜仑捋着又白又长的胡子给出了试题:“既是为汴京首富之女择婿,那就以商为题,论一论咋们国家的商业,涉及面不设限,各位可广泛发挥,时间就以一炷香为限。”

话音一落,就有人开始执笔急书,瞧见的人心生压力不想输在起跑线,也铺纸写了起来,实则脑子里还没个头绪。

下人们点上香,摆上冰,为杜仑搬来藤椅。天气炎热,参赛者们心情急躁,有那么三四个肚子里实在没什么墨水的,这会儿已经是大汗淋漓,半炷香后果断弃考,失望离去。

赵炳煜的座位安排实在妙,正好挨着杜仑,其他人之前还暗嘲他怎会如此倒霉,抽到监生眼皮子底下的位置,被那古板老头盯着,能编出个什么天文地理来,吓都要吓尿了吧。现在却只有他们羡慕的份了,至少那地方能占杜仑的光凉快凉快。

杜仑品着冰镇清茶,扫了眼一众参赛者,一个个心浮气躁、左顾右盼,虚荣攀比,不成器,不堪大用,没一个能入他之眼。杜仑摆摆头,冷淡地收回目光,视线里突然出现了一位端庄雅正,持重沉稳的翩翩少年郎,在这一众货色里实在出挑,令人赏心悦目,此人正是赵炳煜。

在赵炳煜看来,这题正中他下怀,开朝以来,商业迅速发展,然士农工商,墨守陈规的世人对商一直怀有很深的偏见,他早有心思一论,今日可算找着机会了,短短半炷香时间,他已经洋洋洒洒写了三四页纸,仍不见其停笔。

杜仑上下打量着此人,觉得他眉眼之间与自己一位故人十分相似,又去看他字迹,笔力劲拔、刚柔结合,有龙翔凤舞之势,妙哉。还没看他文章,直觉却告诉杜仑此人必定大才。

杜仑赞赏地点点头,招来身侧小厮询问赵炳煜名讳,“此乃何人?谁家子弟?”

小厮小声答:“回夫子,此人名叫贾铭,山东人士,孑然一生,只一名随从唤安安,相依为命。”

杜仑将贾铭深深记在了心中。

一炷香后,伴随着杜仑的一声高呼:“时间到,诸位停笔。”,小厮们随即取走参赛者桌案上的宣纸,不给任何人拖延的机会。

众人深呼一口气,以为总算熬过了这第一场,有相识的人开始相约晚点小酌一杯,放松心情,亦或是去哪家花楼放浪形骸一番,谁知杜仑当众宣布他要现场点评阅卷。

大家倒吸一口凉气,开始坐立难安起来,杜仑在书院评文素来口不留情,一阵见血的毒辣,更何况他们还不是应天府的学子,让他当众阅卷,不亚于遭受开膛破肚之酷刑。

现场屏息,杜仑开始阅卷,一刻钟不到,他已经阅完十五份有余,并没有说任何难听的语言,表情也正常,语气甚至算得上温和地点了十个人的名字,那几人以为自己文章过关,暗自庆幸,心道这杜仑也不是传闻中那吃人样子嘛。

“你们十人可以走了,”杜仑将他们文章单独放到了一张桌上,又见他们嘴角含笑,一副轻松之态,于是加道:“我的意思是,你们已经淘汰了,不必再参加接下来的两轮比试。”

甚至懒得给出一个刻薄刁难的评语。

那十人转笑为尬,表情复杂可怜,各自取回文章后再也受不住这水深火热的场面,落荒而逃了。

杜伦半个眼神都没给他们,他觉得刚才翻阅他们文章的那十几分钟,就是浪费他的宝贵时间和生命。字如狗啃,张冠李戴,胡乱引经据典,简直污了他的眼睛。金文提前给他打过招呼,让他降低比试标准,哪怕他们写一些陈词滥调,都不至于被当场赶走。

最后第一轮比试只留下了十二个人的文章,大家大多讲述礼朝商业发展历程,商业涉及面,商业的重要性等,只有赵炳煜的文章让杜仑耳目一新,如饮活泉。

杜仑将他文章反复看了两三遍,每一遍读来都能领悟到不同新意,更是对他赞赏有加。

杜仑问赵炳煜:“你在文中提到商业乃国之重器,何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