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儿?”竹玉蹙着眉头再次问道。
“没什么大事,就是……”陈安有几分不自在的用力拧了拧脖子,咳了几声,又拉了拉衣领,“是这么回事,你二哥不是开了家茶叶铺子么,都是生意上的事,你二哥……”
“明明是家里开了间茶叶铺子,怎么说二哥开了间茶叶铺子,难道这铺子,你不准备要,阿爹阿娘百年之后,都要给二哥的?”竹玉不客气的揭了一句。
“我的意思是,茶叶铺子现在是你二哥打理,你看你岔什么话?我说到哪儿了?是了,是生意上的事,你二哥特地求了我,让我问你一声,王妃最喜欢喝什么茶?”
“二哥问这个做什么?王妃最喜欢什么茶,跟他的生意有什么相干?他打算把茶叶卖到王府了?”竹玉立刻反问道。
“就是生意上的事,不是要把茶叶卖进王府,咱们的铺子,常往王府送茶叶的,不是这事,是……你二哥说,是有一家,要在王妃面前侍候茶水,想先打听打听,王妃最喜欢喝什么茶,是浓一点儿,还是淡一点儿。”
“王妃大度的很,在外面吃茶从不挑剔……”
竹玉的话没说完,就被陈安打断,“瞧你这话说的,挑不挑剔是一回事,这茶沏的合不合王妃心意是另一回事,难道王妃不挑剔,就不用用心侍候好了?”
“这话也是,”这句话,竹玉认可了,“是哪家?怎么打听到二哥那儿去了?”
“是阿娘的小姐妹罗嬷嬷的女婿,一家子都在绥安王府茶水司上侍候,说是上回王妃去吊唁,喝了半天茶,他媳妇不知道王妃喜好,这茶简直没法沏,只怕王妃还得去几趟,所以打听到咱们家。”
竹玉点了点头,“我记得那位姐姐。王妃喝茶很看季节心情,这会儿雪峰茶喝得多,比常味儿略淡一些最好,出了正月,等有了明前,就沏明前,也是略淡一线。”
陈安仔细听了,重复了一遍,见竹玉点了头,舒了口气,浮出满脸喜色。
“没别的事儿了吧?没有我走了。”竹玉转身往外,陈安答了句,伸手打起帘子,跟在竹玉后面出来,看着她出了院门,也跟着出了院门,和竹玉一左一右,急步走了。
宫里,姚贤妃一身半旧家常衣服,坐在炕上,一边慢慢绣着只明黄荷包,一边和自小跟在身边的丫头,如今已经被称为嬷嬷的孔嬷嬷低低说着话儿。
“外头递了话,说是这几年进的这些个美人儿,一个有喜信儿的都没有,让娘娘想法子挑一挑话头,让大家看看想想,也许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孔嬷嬷低低道。
“怎么突然想起来这个?”姚贤妃手下微顿。
“嗯,还说,让娘娘留心看看,是真没有喜信儿,还是有人不想听到喜信儿。”孔嬷嬷接着道。
姚贤妃手里的针线停下了,蹙着眉头,好一会儿才低声道:“这是想干什么?”
“这话头挑起来,能对的,只有江娘娘。”孔嬷嬷接过姚贤妃手里的钱线,慢慢捋了捋丝线,低头扎了一针。
“这是明着的头一步,之后呢?还有,是真没有喜信儿,还是有人不想听到喜信儿,这话,”姚贤妃干笑了一声,“不是明摆着的,还用问?”
“前年柳答应月事过了一个多月,后头说是淤血,一贴药下去,流了一大滩血,还有去年,这样的事儿有两起。这样的事儿,咱们也是因为柳答应跟咱们亲近,才起了疑心留意了,这事儿,只怕太后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