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获得这种【死亡能量】,就必须先演化出这种能够将生命力和死亡能量相互隔绝的特殊结构。
而地行也有了些许想法——
外骨骼。
如果说非要让自家的恐龙守卫演化出这一结构的话,唯一的可能,大概就是让鳞片往外骨骼的方向演化之后,再去演化出这种结构了。
地行看了一眼【小盾铠龙】,目前,比较合适的就是它了。
但问题在于,这一特殊结构并没有形成标签。
他需要多次尝试,无论是把演化目标定在【外骨骼甲片】上,用【外骨骼甲片】去演化【死亡能量】,还是直接用【分支演化】去赌随机。
没有足够数量的实验个体,估计需要很多次之后才能成功。
说到这,他又不由得看了一眼【小盾铠龙】的标签——
【鳞骨外骨骼】
外骨骼这东西,对于节肢动物,尤其是陆生节肢动物来说,是有很大危险的。
对蜘蛛有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大龄蜘蛛蜕皮时,很容易出现危险。
重力对暂时没有硬质结构支撑的陆生节肢动物来说,是个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蜕皮期。
水生节肢动物,不需要考虑重力影响。
不过,除了重力之外,还有壳体本身的坚硬程度,一些蜕皮蜕壳时自己撑不开导致死亡的事故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是,小盾铠龙应该不会发生这一状况,它是有内部骨骼结构的,比起节肢动物,更像是蛇
地行通过血能仔细感应检查过了。
地行给它演化的【外骨骼】标签,是落在【背甲特化】上的,也并没有让它形成完全封闭的结构。
它演化出的外骨骼,集中在背部的骨质甲片上。
小盾龙和许多甲龙一样,背部的装甲结构,都是皮内成骨——
甲片骨作为接近体表血肉的支撑和塑形结构,并不和肋骨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