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改变不了《外星人》很敷衍的现实:电影的结构采用的是平铺推进式的单线直叙,平淡无奇甚至有些枯燥乏味,就连宁昊电影招牌式的黑色幽默也乏善可陈,直来直去,感觉就像是一部生产线上的快速加工品。
现在嘛,没有这些问题,宁昊在纠结外星人跟两个中国底层人物怎么产生联系…
……
换了个地方,附近的一家烧烤店…
三个加一起两百多亿票房的导演直接在靠窗的大厅撸起了串。
花毛一体,大盘鸡、拍黄瓜,然后就是肉串。
“先来100根!”
点完菜,杨青想喝几杯,又要了五瓶青岛,他俩一人一瓶,沈长林半瓶…
服务员去备菜了,宁昊开口:“外星人实在很难跟国人扯上关系…”
“我们想过盗墓、科研甚至想过两个蠢贼…都不行!”
“逻辑上走不通!”
“必须要好玩…否则,也不用这么改了,我直接按照刘慈欣的原著拍呗。”
宁昊还有他的编剧团队根据外星人、底层人物还有建交,三大元素想了半天,没法组织起来。
沈长林这才意识到了耍猴人的必要!
这个职业设置就是为了逻辑啊。
换了其他人,看见外星人,能想到刚过骚骚猴?
还尼玛来自南洲的刚果骚骚猴…
刚果踏马在非洲!
但是…耍猴感觉太残忍了!
而且,如果真的是耍猴的,主角和外星人都结了这么深的梁子了,仅仅因为外星人喜欢喝酒就尽释前嫌了?这么崩的主线剧情你和我谈内涵?
沈长林插话:“主角设置成动物园看护人员,把外星人当成高级品种的猴,这样逻辑上就说的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