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一回 不辱使命

作者:高适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封裕问道:“传国玺果在邺城?”

“确是在邺。”

封裕又问道:“赵国太尉张举言在襄国。”

常炜只笑道:“杀胡之日,在邺都者胡人殆无孑遗。虽有漏网之鱼,皆潜伏沟渠幽暗之所,邺宫一无所存,彼安知玺之所在乎!彼为求救以存社稷,尽做妄诞之辞,无所不可,何况一玉玺乎!”

听常炜慷慨之词封裕一时语塞,无法追问下去。这时燕王站起身来,大声喝道:“传国之玺,国之至宝,石氏岂能轻许人之。孤观你巧言令色,虽言不实,传令下去将魏使焚之。”

旁边军士只一把擒住,将常炜押下去。

只见常炜在押下去的途中大笑道:“素闻慕容燕王贤明好断,颇有古明主之风,谬矣,谬矣。”

待常炜押下去后,封裕忙上前向燕王劝谏道:“自古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常炜为存魏国社稷,孤身入我大营,言辞不卑不亢。虽居不利态势,依然抗辩不退让,颇有烛之武之遗风。臣请大王三思。”

燕王笑道:“封太守,孤岂不知。如今我大燕席卷南下,襄国,邺城如囊中之物早晚皆在我燕国手中。孤觉得此人颇有大才,欲收为己用,然传国玉玺事关重大,赵国太尉张举亲自遣国书前来,孤不得不信,岂能因魏使一言而废。”

这时张举已从帐后走来,燕王只问道:“张太尉,魏使言及传国玉玺在邺城,此事当真?”

“回禀大王,魏使一派胡言,传国玉玺乃我赵国不示之物,冉闵岂能轻取,臣请大王明察。”

慕容评一旁耻笑道:“明察?如今兵荒马乱,道路相隔如何查证?”

这时旁边的军士进来禀告,柴火皆已齐备是否将常炜焚之。

见此,燕王只示意封裕上前,对其耳语道:“封裕,大帐之内多有不便,如今常炜生死只在一念之间,孤意,你且私下问之。”

封裕心领神会,便出帐外。

只见营外的空地上柴火已垒起三尺高,中间立一木桩,旁边常炜正被军士押往焚烧台。

封裕喝止旁边军士,恭敬的鞠一身,命旁边军士松绑,问道:“恳请使君请深思之,无不要徒为灰烬!”

“哈哈。”常炜却是大笑,“吾此来是为救燕国而来。”

封裕心中一振,然却更为恭敬,问道:“使君何出此言?”

“吾知石氏贪暴,亲帅大兵攻燕国都,虽不克而返,然志在必取。故运资粮、聚器械于东北者,非以相资,乃欲相灭也。我魏主剪除石氏,虽不为燕,然臣子之心,闻仇敌之灭,义当如何?”

常炜话音一转,回头反问封裕,“如今汝等为石氏责问于我,岂非怪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