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农见此忙上前说道:“公主不要再说了,这时保全你石氏一族道唯一办法,石氏罪孽深重,若以石氏之名再行与世间,恐众人不服。”李农瞧了一眼魏王,魏王只微微点头,李农会意说道,“如今尚有残余石氏宗亲据襄国,魏王欲派兵围剿,若邺城复有石氏,当被大魏军士剿灭,这是存你宗族道唯一办法。如今世系谱牒已尽删去公主之名,公主与故石氏一族再无瓜葛,青史案牍之中也永远不会有石韫公主之名。”
“再无瓜葛,再无瓜葛……”石韫紧握着拳头,欲冲过去,只想扔魏王一个巴掌,只见魏王身边的护卫亲随瞬间暴起,一个长刀欲直刺石韫,这时旁边的栗特康一个箭步抽其只将那护卫道长刀打落。
“快,快,有刺客!”魏王身旁道亲随大叫道。
“退下!”冉闵只喊道,“一个弱女子手无兵刃,紧张什么。”
冉闵看着栗特康,深邃的声音说道:“到时你,孤从未见过,小小年纪携此利刃不要伤了自己。”
亲随只向左右示意眼色,意欲一把擒住那小子,这时石韫忙匍匐上前道:“魏王,请不要再杀戮了,且让那小儿留给我?”
冉闵只冷峻的说道:“我为何要听你?”
石韫哀求道:“此人父母家眷都被汝之军士杀戮殆尽,留下他吧。”
冉闵只无所表示,只见故赵国皇帝李鉴羞愧道看着她,她心中明了,说道:“先前之事我答应你,只求魏王能放过那孩子。”
冉闵只长叹道:“他和你非亲非故,你,你竟然为了他。”
石韫只道:“大王,你得偿心愿,又能保全我李氏一族,汝之杀业再少一分,我之愿也。”
只见石韫看了旁边羞愧的李鉴,庄重的拜道:“妾自小仰赖英雄,如今大王之神威功卓著于四海,妾能侍奉大王是吾之幸事,望大王能成全。”
石韫闭眼庄重的说道:“若以我一人换的李氏安宁,我愿意。”
冉闵只欲伸手轻抚她的脸庞但是停止住了,随即对亲随说道:“护送李氏一族回宫,吾等回府。”
封王大典结束之后,冉闵把持原赵国道军政大权,几如王莽曹操,虽未言登基之事,然距离九五之尊仅一步之遥。
朝中曾经石氏倚重的大臣,与石闵有过节的大臣纷纷出逃,如太宰赵庶、太尉张举、中军将军张春、光禄大夫石岳等等及邺城之中留守的公侯、卿、校以及邺宫之中,宫中尚存的龙腾护卫等万馀人,皆出奔襄国。
四境八方纷纷割据自保,汝阴王石琨奔冀州,抚军将军张沈据滏口,张贺度据石渎,建义将军段龛据广固,段勤据绛幕,刘国据阳城,姚弋仲据滠头,蒲洪据枋头,他们各率领数万部众,皆不附石闵。虽也有如麻秋,秉承石闵的召令,诛杀军中胡人,但人少力微,不久也被蒲洪截住。毕竟赵国之内听从石闵的将领只在少数,身逢乱世,见有如此机会,皆欲趁火打劫,谋求自立,加之北部的慕容家族已经进入幽州之境,石氏赵国分崩离析,行将就木。
邺城之内,石闵乞活军尚能维持局面,然邺城之外,吏治已经崩坏,盗贼强人奋起,百姓四散逃离。如今邺宫凋敝,朝廷中枢,实际已转移到石闵的大将军府上,改为行在。
这日在魏王府内,故石闵也就是现在的冉闵与李农正在议事,一斥候飞马来报。
只见其人来不及整理装束,就入府禀报:“大将军,司空,汝阴王石琨及张举、王朗率众七万进逼邺城,旌旗蔽日,贼势甚重。”
“来的可真快啊。”魏王放下手中的书卷,对李农说道,“这里面还有你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