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地处海边,岩高谷幽,可东望蓬莱。先秦朝时,有方士在此修炼长生,自古便被誉为“仙灵神府”。
千年来,传说山中不仅有神仙,还有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吸引了众多道士及文人墨客,纷纷前来崂山中隐修寻真。
大宋开国皇帝在崂山,因崂山道门求雨甚灵,建太平兴国道院,有三座道观,赐名上清宫、上苑宫和太清宫。
崂山修为最高的刘若拙,号华盖真人,在一百一十九年前仙逝,葬在崂山余脉北部的高真宫。
刘若拙生前,精擅雷法,专为宋国皇帝求雨,十数年均有求必应。有书记载“每水旱,必召于禁中制祷,其法精至,上甚重之”。
华盖真人的弟子,在崂山发展这一百多年来,门人众多。
上次高泰云开山门,就有崂山道门观礼,特意邀请他,有空到中原崂山,交流金丹术和雷法。
“虚白真人,凌云子应约前来叨扰!”高泰云到得上清宫,见到当日观礼的美髯道士张致祥,递上美酒一坛。
江湖人称其“武陵圣医”虚白子,邓州人,在武夷山修行,医术惊人,游历天下,目前挂单崂山道门,寻幽访真。
曾经江湖传闻趣事,言虚白子善饮酒,其武陵溪畔,有崔家酒,酒味算得上琼浆玉液。这个道士每日饮一斗,回去醉卧白云洞口。
“哈哈哈哈,凌云掌门,一坛酒可不够啊!”虚白子身着葛袍,赤脚出门迎高泰云入内。
“虚白真人,我用滇马托运,带了十坛汴京美酒,留在山下,你可同我去相饮?”高泰云看虚白子急着拔酒泥,扯着他衣袍打趣。
“好你个虚白子,有酒了就忘记老道我了?”宫外过来一名中年道人,年近四十模样,只见他丹凤眼,目若闪电,开阖有神。
“这位道友是?”高泰云问虚白子。
“哈哈哈哈,这是建昌王述道,修习雷法金丹。”虚白子说道。
“福生无量天尊!冲和子这厢有礼了,听闻凌云真人创天南玄门,可否一同论道?”那道人稽首施礼。
“冲和真人,你修为精深,还请多指教。走,我们下山取酒!”高泰云回礼。
三人兴冲冲的出了道观,一路行向山下,来到一棵云松下,寻大石旁坐下。早有玄门弟子取了酒菜,三人席地共饮。
高泰云将修金丹的境界说出,更是特意询问雷法秘语的。虚白子和冲和子看这少年掌教,处世进退有度,也倾心交谈。
三人从日头正中,聊到夕阳落坡。奇语连连,那雷法中,颇多日月历法,天象推衍。高泰云更是把邵氏的梅花易数说了一些,两位高道喜不自禁,顿觉六壬妙法有领悟。
“凌云真人,如果你寻到阴符书,能悟透那数百字,金丹有可能大成。”高泰云的金丹修习之法,同道门有殊途同归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