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三十六回 折箭为盟少年狂

作者:凌云雄鹰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宋辽两国,结盟纳币之后,两国对盗抢之人,互不相容。尔等切记,如果发生纠纷,不得暴露身份。”高泰云严肃地说。

“喏!”众弟子应声,掌门言外之意,都懂。

江湖好汉杀人前,得乔装打扮,最好蒙面装哑巴,都明白。

高泰云不知道弟子们想法,他看着雁门关,说这件事,是因为记起一件大事。

大英雄萧峰,为什么在此地自杀?

是因为,所有来救他的宋人,都在辽国犯了盗抢之罪。

萧峰在养育他的大宋杀了不少人,在生育他的辽国也杀了不少人,已经不能容于宋辽天地之间。

不想去草原做放牛娃,也不想离开两国做通缉犯,就只有死在雁门关,才是其最佳归宿。

宋辽两国结盟,有个唯一约定,不得收留在彼国盗抢之徒,见之执送彼国。

所以,宋人在辽国,或则辽人在宋国,都算是外籍人士,哪儿犯法就送哪儿审判。

在辽国犯偷盗或抢劫,就算跑到大宋,也会被引渡回辽,否则两国兵戎相见。

高泰云一行人,均在塞外骑马,直奔契丹人的祖地。

连续奔走了近百余里,到了辽国閖坡关,渡过云幢河。

只见此处聚沙成丘,人烟稀少,河边很多林木,其河边平坦处,可以立帐篷歇息。

听向导说,契丹新国主来过,其国主去年狩猎,是在此立帐过冬。

此时的辽国,皇帝已经换人了,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前辽帝耶律洪基今岁在二月去世,那时候高泰云还在海上的灵泉岛。

契丹人的新皇帝,名耶律阿果,是个二十六岁的年轻小伙子,精力旺盛,月前登基后,经常外出打猎。

河滩林木平地处,是附近唯一歇息之处,过了此地,都需要长途跋涉。

此地后面,是八十里外的司空观,前面七十里为都叶观,其他离辽国的极远,旅途皆无观舍。

高泰云让弟子们宿帐河边,次日又快马加鞭,疾行至契丹祖陵都叶山,有几个契丹人守山。

询问祖陵那几个契丹人,都说听过有美貌仙女,几十年前在空中大战国师,打伤了国师,向西北飞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