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四十七回 千里计鸩慕容博

作者:凌云雄鹰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积翠山,峰多林密,实在是打家劫舍的好地方。

若不是人烟稀少,辽泽难行,补给困难,高泰云直接想设坛在此。

数日过后,很快有商队南来,不断北上。

几乎茶寮搭建好,第二日就有骡马队前来,其中不少人佩剑少年。

这积翠山沿途的茶寮,伙计都身手敏捷,有不少是山民猎户,能射箭骑马。

丹东有女真,人数虽少,奔走如飞,骑射过人,悍勇难敌,不久成庞然大物,灭辽掳宋,震惊寰宇。

在辽地布置的这些,就是当女真人南下时,他有给自己足够时间撤离。

天南地北,布局哨探,获得足够的财富,更是为了打开消息渠道。

没有人知道,那史上的民族大灾难,最后到底存活了多少人,但他想和自己身边的人活下去。

数月以来,看着这周边四国,他感叹不已。

都是自作孽,不可活,难怪会被蒙古军队扫荡一空。

北宋的人,只为了发展经济,互相倾轧,谋夺土地,看似救助流民,但杯水车薪,已顾不了平民死活。

辽国的人,互相争夺皇位,文官武将除了念佛,就只欺压边民,哪知是坐火山上,日后被那蛮族屠国。

西夏治国,全民皆兵,为了生存,四处扩张,被宋辽两国打压在天都山下,日暮西山,不过是苟延残喘。

天南大理,虽然是礼佛,但蛮夷争权夺利,部落首领每月闹腾,为蝇头小利,放弃壮大机会,终究会大祸临头。

生存条件之恶劣,首推蒙古为当世之最。其次是女真,然后是西夏。接着是大理,随之是辽泽,最后是大宋。

宋帝文武鼎盛,有最好的生存空间,却蒙头搞经济,耽图享乐,没抓住机会壮大军力,被灭国是应该的。

三岔河边,有处茶寮,几名商队的人,正在喝茶,讨论着山参的价格。

这时,河边道路进来一人,风尘仆仆,一身袍子也看不出是啥颜色。

“伙计,上茶水!”那人坐下,原来是个老人。

“好咧!”一个小伙计,身子矮小,提着茶水上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