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巾帼英雄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但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果不尽快将这些还没有真正凝聚在一起的流寇掐灭在萌芽中,迟早会成为心腹大患。

恰好曹文诏也是剿灭流寇的一把好手,把他从关外调过来正好合适,而且也可以为他积累军功,以便来日重用。

说到剿灭流寇,天启迅速想到了另一人:洪承畴。

虽然此人在正史中是个虚伪的投降派,但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他的剿寇方针很正确:以剿为主,次为抚。

这与崇祯朝大多时候的指导方针是相悖的,所以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打不过就降,找准时机后又复叛,导致朝廷消耗大量精力和钱粮,不但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而让流寇的实力不断增长。

正所谓,打虎不死,反受其害。

特别是在此内忧外患之下,绝对不能妇人之仁,所以天启哪怕在心里也同情这些活不下去才造反的农民,但理智告诉他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只有快刀斩乱麻,才能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此时的洪承畴刚好在陕西任职,不过是文官,从三品的督粮参政。

天启随即下了一道圣旨,因剿贼不力,将陕西三边总督武之望狠狠的斥责了一番。

要说这武之望,也是响誉后世的医学家,尤其擅长妇科,这在这个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般医者大多也不会专注于这个方向。

其文学造诣也很高,地方治理也取得了不错的政绩,但是军务能力就很一般了,自陕西爆发农民暴动后,就显得力不从心。

可是,身为陕西、甘肃、宁夏三边军务总督,剿灭叛乱本就是职责所在,这么长时间连几千人的农民暴动都没有扑灭,反而让其越来越壮大,天启训斥他也无可厚非。

随即,天启又在圣旨最后下令洪承畴领兵进剿。

突然让一从未领兵打仗的文官去剿贼,并非是天启太过儿戏,因为他记得洪承畴好像是在此后不久就获得了剿贼的机会。

因为成绩不错,随后平步青云,所以现在只不过是稍微提前用他罢了。

不过,除了卢象升和曹文诏外,天启却没有忘记另一个更加重要的武将,而且是巾帼英雄。

大明的巾帼女将,自然非秦良玉莫属了,其麾下的白杆兵,威名比之卢象升的天雄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白杆兵存在的时间要长得多,而且战绩也更加显赫,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氏一门和其夫家马氏一门之忠勇,完全可以媲美流传后世的杨家将。

就连天启这个堂堂大明皇帝,有时候回想起他们的功绩,都有些为他们感到不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