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探讨

作者:偏偏是个胖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姜云坚定地点头,“自然是有用,我今年就在地里养了一些蛙,……”姜云于是细细地说起自己养蛙的操作。

众人听得新奇不已,又听姜云道:“要说以虫治虫,还是蜘蛛最好。”

“怎么说?”众人好奇道。

若说青蛙能治虫他们还是相信的,毕竟田间常见青蛙捕食蚊虫,就是没人想着要去养青蛙来治虫。但要说养蜘蛛来治虫,那就有些难以置信了。

姜云耐心解释道:“像老人家你先前说的稻株黄矮,稻田里出现‘冒穿’、‘塌圈’,八成就是稻飞虱为害,稻飞虱的排泄物会霉菌滋生,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

姜云顿了一下,咽下差点脱口而出的话,继续道:“影响水稻的生长。”

老者连连点头,“就是这样,那虫子就跟虱子一样,怎么都除不尽。”

姜云:“稻飞虱是水稻最常见的虫害了,而这稻飞虱最大的天敌便是蜘蛛……”

听着姜云介绍稻田里常见的蜘蛛样貌,众人认真思索起来,倒还真的想起曾在地里见到过,于是对姜云的话倒是信了两分。

“那既然蜘蛛治虫最好,你怎么养蛙不养蜘蛛?”一人问道,众人也有此疑惑。

姜云叹了口气,“因为我那地是新开的,地力不足,蛙的粪便能肥地。”

有人好奇道:“新开的地拿来种水稻?那你这一分地收成多少?”

姜云不甚满意道:“不过四十多斤。”

众人下意识安慰道:“四十多斤啊,不错了,新开的地能收这些……不是,等等,多少?一分地收四十多斤????”

姜云眨着眼睛,真诚地望着他们,点了点头。

众人顿时觉得被泼了一盆冷水,刚才听的有多上心,现在就有多伤心。

合着都是胡诌的啊。

一分地收四十多斤,这话也就小孩子敢编出来骗人了。但凡她说收了二十斤,他们说不定就信了。

众人失望摇头。

也就看在姜云态度良好,又是个孩子的份上,不然指定要指着对方的鼻子骂上一顿。

罢了罢了,就当听个乐子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