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吕元齐心情如何,等王贤义带人来到玉清县衙时,韩正到底是松了口气,当即便派人带着王贤义和给姜杨的信去找姜杨了。
韩正派给姜杨的人一共十人,为首的正是之前姜云他们在县里遇到的赵捕头。
他们随着姜杨回到岭口村时,村子里的大部分青壮都被张良派出去巡视了。
为了避免被山匪发现端倪,那些青壮散落在村子附近的山林里,或砍柴,或打猎,或挖野菜……看似随意,实则守望相助,一旦发现异动,便会往回传信。
而姜云正跟着家里的长辈在祠堂说服众人暂时撤出村子,避到山洞里。
那个山洞是运输队以往训练的休整点,山洞不小,但容纳整个村子的人也不太可能,可至少能保证村子里的老弱妇孺有个遮挡之处,青壮们可以在洞外驻扎。
而这个山洞和飞鹰寨完全是两个方向,也更安全些。
姜云不敢拿村里人的命去赌飞鹰寨是否会怀疑到他们头上,所以在州军前来剿匪之前,避让是最稳妥的决定。
村里不少人都是这个想法。
毕竟那可是要命的山匪啊……
再怎么舍不得财物也不能拿命去拼。
更何况苏先生也说了官府很快便会派兵前来剿匪,那暂时的避让还是很容易接受的。
恰好姜杨带回了县衙的人,有衙门的人在,为数不多那些不肯走的便也不得不走了。
赵捕头他们一路跋涉,听姜杨说了村子和山匪的情况,原以为来到这会看到的是一派慌乱恐惧,却不想整个村子井然有序,很快便收拾了简单的行囊相互搀扶着进山了。
张良他们花了一日的功夫护着村里的老幼撤出村子,又花了一日的时间在飞鹰寨往村子必经路上设了埋伏。
虽然韩老先生说最迟两日州军便会来,但在州军来之前,他们必须想尽办法自保。
硬碰硬不行,那边只能设下埋伏,拖住山匪的脚步了。
天色渐暗,姜云举着一块比她大了两倍的大石头登上一处陡坡,将石头固定好,这处埋伏便成了。
正好一队青壮前来守夜,姜云他们便收拾了准备回去。
这时山林间一阵“簌簌”声,那是什么东西快速移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