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殿下返回临安虽然时日不短,可是与陛下所处时间却是并不多,今日这些消息传回来,想必陛下心中定会烦躁。”
“若是殿下能够前去,一叙父子之情,二表自己的态度,想来是一个好时机!”
赵愭双眼一亮,“学生明白了!”
叶衡笑了笑,而后便是站起身来,“如此,臣便告退!”
“我送少傅!”
“殿下留步,在这屋室之中,臣为少傅,殿下为学生,出了这屋室之后,殿下为君,吾为臣,与礼不合!”
赵愭闻言,当即止步,并一躬到底,“如此,学生送少傅!”
叶衡独自一人走出了东宫,及至门外,他却是驻足,并且轻轻叹了一口气!
“哎!你这老夫子,让我以言惑殿下,实乃不该应了你此事。”
之前便提过,叶衡此人为人耿直而严明,对他来说,法度便是法度,对错便是对错。
这一次,虞允文私自斩杀军中将领,虽然已经有了切实的证据,可错了就是错了。
按照叶衡的为人,他不直接上疏严惩便已经是看在虞允文此事虽然错了,但是对大宋却有益。
想要让他为罪责开脱,却是根本不可能。
这一次,他之所以来见赵愭,其一自然是有少傅的职责在,然而,他最大的目的便是帮助虞允文脱罪。
否则,虞允文刚刚上任,便是如此狠辣处事,绝对会遭到满朝文武的攻讦,哪怕是赵眘想要保住他也很难做到。
所以,他便提前一步,通过赵愭之手,先行将这件事情做个伏笔,保下虞允文。
而他之所以如此做,乃是因为二人本就是相交极厚的密友。
两个人一东一西,相见极少,但是对于彼此的性格、文采等等却是极为敬佩,而且,不管是治民还是治军,两人都有很多的共同点以及相似之处。
他很清楚虞允文的志向,甚至,很明白他为何会这样做,所以,为了这位老朋友,他也算是违背了以往自己做人的准则。
叶衡此人,虽然同样是文官,但是他与虞允文一样,对于军中之事有颇多了解。
而且,他多年在两浙之地为官,对于这些地方军中的事情,了解不少,甚至,之前他任常州知州的时候便上书朝廷提及过这些事,只不过,奏章却是直接石沉大海,根本没有任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