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十多颗山楂的大糖葫芦,蔡根觉得很不真实。
“大姐,九毛钱,是不是有点亏了。”
村民大姐憨厚的一笑。
“山楂是自己家树上摘的,八毛钱是白糖和火钱,成本就这些,没亏啊。”
嗯,这账算的不错,确实没亏。
刚要把硬币递过去,猛然感觉到哪里不对。
“大姐,成本八毛,你赚什么钱啊?”
卖糖葫芦的大姐对于蔡根的问题,很是意外。
“赚多少是多啊?
为啥非得赚很多钱啊?
赚很多钱能让我快乐吗?
你们吃了开心了,我们看着也开心,不好吗?”
嗯?
这是什么理论?
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
蔡根脑子里咋想都感觉有点不真实。
木讷的递过去一个硬币,找零也没要。
这个也太不正常了吧?
走到临近的几个铺子一看。
蔡根发现,糖葫芦大姐的情况不是个例。
所有的摊位销售的商品,几乎是贴着成本在销售,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的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