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多巴胺受体增敏剂

作者:全针教主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也是为什么人在长期打游戏刷短视频做手艺活之后无论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更耐不下心去学习工作的最根本原因。

因为曾经原本能够忍受甚至享受乐趣的行为已经变成了无法忍受的枯燥,带不来任何快乐,自然也就没有了任何兴趣与动力。

习惯了那些粗暴且廉价的娱乐后,他们从更低层次的正常活动中所获得的多巴胺已经无法再让受体产生快乐的反馈。

当然,这种受体其实是浮动的,如果长期处于枯燥乏味甚至痛苦抑郁之中,这种受体的敏感度也会逐渐上升。

毕竟长期枯燥高压不快乐,个体就有可能失去动力甚至产生自毁倾向,这时人体自然也就会给点甜头,试图让你更容易的获取快乐。

这时多巴胺受体的敏感度上升,分泌及其微量的多巴胺就能感受到快乐幸福,也就能在学习、工作等枯燥行为中获取快乐,从而产生动力与兴趣。

而这多巴胺受体增敏剂,顾名思义,显然就是越过这个人体的自调节过程,直接以药物增加多巴胺受体的敏感度,让人在枯燥行为中都能感受到强烈愉悦。

听起来很美好对不对?

恰恰相反,这玩意能直接让任何人变成废人,比任何精神药物破坏力都大。

如果你只需要躺着,按下一个按钮就能产生无穷的幸福感与快乐感,你会怎么做?

答案是你会成瘾,你会一直试图获取快乐,会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一直按那个按钮。

曾经生物学上就做过一个实验,以电击刺激小鼠产生多巴胺分泌,同样也是给其一个按钮自己控制。

结果就是小鼠疯狂按那个按钮,连对异性和食物都失去兴趣,活活让自己精疲力竭而死。

当然,实际上也不用这个实验,在夏旭记忆中拿着手机就能躺一天,明明感觉没意思还能一个劲刷视频一整天的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

手机这种间接的娱乐都是如此,更别提是直接给多巴胺受体增敏。

“违禁品?这……”

听到夏旭的询问,冯文斌先是微微一愣,随即面色也有些泛白:

“我没往这方面考虑,老板,我想的是利用多巴胺增敏剂去调节心理问题,准确而言是调节多巴胺受体紊乱。

只要控制好多巴胺增敏剂的用量就能轻易让人重新爱上学习与工作,将学习工作变成一种享受的乐趣,大幅度增加效率。

最主要是可以用于教育领域,虽然比不上超脑药剂,但起码能让人耐下心去认真学习,乐于并享受学习。”

“我明白,这并不是冯教授你的职能范围,但身为一家药企,我们必须要考虑药物被滥用的后果,很多致幻药物一开始的初衷也都只是为了抑制痛苦和治疗精神疾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